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高温少雨,淮北抗旱保夏种
  受入汛以来降雨偏少影响,当前淮河以北宿州、淮北、亳州等市土壤墒情偏差,夏种受到一定影响。灌水、提水、清淤……在安徽,淮河以北地区防旱抗旱工作正在开展。
  现场:田间地头清淤灌水
  6月16日下午5点左右,在亳州市蒙城县王集乡庞沟村,田间地头依然感到炎热,风吹过时有热浪袭来的感觉。在田间的水沟边,王集乡应急站工作人员潘玉峰正忙着给水沟灌水,在淤泥堵塞比较严重的地方,有挖土机在进行清淤。
  “从这个月8号开始一直在进行抗旱工作。”潘玉峰向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这个月降雨少,虽然前两天下雨了,但是雨量小。“土地没有干裂,但是很干燥,农作物种不下。”
  潘玉峰说,王集乡有15万亩农田,截至现在已经抗旱了13万亩,“现在抗旱是为了进行夏种工作,种植玉米、大豆等。”
  同样是下午5点左右,在亳州市谯城区赵王河泵站,亳州市水利工程队工作人员李勇正在对十河镇进行提水工作。“如果不提水,现在土地干燥,农作物种不了。”李勇说,现在每天提水作业6到8个小时。“赵王河泵站下游有好多支流,提水后可以流到小的河道中。”
  应对:启动抗旱应急响应
  6月13日下午,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召开了抗旱会商会议,研究部署淮河以北地区防旱抗旱工作。会商分析,入汛以来,全省平均降雨量9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四成,其中淮河以北21毫米、偏少八成。预测6月29日前沿淮淮北地区降水偏少,且持续高温天气,防旱抗旱形势不容乐观。
  6月16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从亳州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根据旱情发展和夏种进程,亳州市于6月10日19时启动抗旱Ⅲ级应急响应,及时组织动员各地、各相关部门开展农业抗旱补墒。亳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张雷介绍,截至6月15日,亳州市夏种播种面积480.7万亩,进度达70%。
  6月16日,记者从安徽省应急管理厅了解到,针对当前的防旱抗旱工作,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也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淮河以北地区防旱抗旱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提到,气象、水文部门要加密天气、蓄水、土壤墒情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农业农村、住房城乡建设、水利部门要滚动做好农作物造墒播种、浇灌保苗以及城乡供水需求分析,为水源统一调度做好支撑;水利部门要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工程蓄水保水,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增加供水水源,科学精细调度水源,保障生活生产用水需求和有序供水。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余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