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一大早,刘克全就登上合肥金寨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的桥上,开始他的桥面涂装工作。随着近日连续高温,合肥金寨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西二环快速化改造工程等大建设工地均开启了“干两头、歇中间”的作业模式。
早上6点左右就开工
刘克全是一名桥面涂装施工人员,来自安庆太湖,当天早上6点左右,他就和其他工友来到桥上开始了一天的施工,虽然起得早,不过总体工作时长没什么变化,“因为要避开正午的高温作业,所以中午还留出了好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刘克全所在的工地是金寨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二标段,由中铁四局承建,目前主线桥主体工程已全部结束,正在进行一些桥面附属设施的施工。与此同时,锦绣大道互通的下部结构也已完成了约80%,上部结构完成约40%。
据了解,从上周高温来袭开始,项目部就开始调整现场工作时间,避开中午高温时间进行桥面施工。同时,项目书记带队,各部门配合,不定时检查农民工住宿区卫生、食堂清洁、消毒、食品卫生工作。除邀请医疗机构到农民工生活区进行专项体检外,还组织农民工全员开展高温防暑培训工作和应急演练,并及时采购各种防暑降温药品分发给工友,施工现场各进出口都配置了充足的应急药品。
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金寨路快速化改造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现阶段高温对于施工工期影响不会太大,重点是确保现场的施工安全。主要采取的是“干两头、歇中间”的方法,组织桥上工人错峰施工,包括附属工程以及一些匝道桥等桥上施工基本都安排在下午3点以后。
当天下午三点多,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合肥西二环快速化改造工程现场。记者沿着梯子走上高架桥桥面,此时不少工人正在桥面上作业。扎钢筋、钢箱梁焊接……烈日灼灼,不少工人衣服已然被汗水浸湿,桥面上随处能看到大瓶的水摆放在地上。孙师傅是山东人,来合肥工作有一个月了。孙师傅告诉记者,现在天气炎热,下午要等到三点之后才施工,每天工作大概九个小时。“工地上发了防暑的药物,桥面上也有风机。”
工地高温施工有“要求”
除了金寨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目前合肥大建设还有众多项目都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既要确保工期又要抓好安全生产,还要尽可能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
持续的高温天气无疑对这些在建工地的施工增加了一些难度。记者了解到,合肥市城乡建设局于5月下旬即下发了《关于加强暑期、汛期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和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合理安排高温时段作息时间和工作、休息环境。
其中,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施工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因生产工艺要求、应急抢险需要,不能按规定停止高温作业的单位,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减少高温接触时间,同时做好防止高温中暑的应急准备工作。
高温期间,各在建项目要做到合理安排工序和工作量,适当调整作息时间,采取“干两头、歇中间”的方法,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抓好“干两头、歇中间”的同时,要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进行重点管理,尤其是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司机,要与作业工人作息时间一致。休息时段,施工升降机和物料提升机要关门上锁,严防无证人员随意开机。作业区和宿舍区须保证良好的防暑降温条件,特别是地下室、管道等密闭的作业环境,要保证通风措施;工地办公室、休息室和职工宿舍要做到宽敞、明亮、通风,配备淋浴间,有条件的可配置饮水机、电冰箱、空调等防暑降温设备。各工程项目昨天下午3点多,西二环快速化改造工程现场。
部不得以职工宿舍闷热为由,擅自将职工安排到在建工程内住宿休息。要在施工现场提供足够茶水、清凉饮料;并在施工现场配备急救器材和药品;要严格控制加班加点,避免疲劳作业。金芝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伍静余康生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