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6版
发布日期:
暑假来了,安全这根弦不能松
  暑假即将来临,每年暑期前后安全事故易发频发,各级各类学校要强化安全教育管理,莫让“小窟窿”带来“大危害”。
  排查校园安全隐患
  排查整改校园安全设施隐患。学校要对校园设施和环境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包括对学校场地、校舍、围墙、楼梯、栏杆、供水供电设备、实验室、体育器材室、户外体育设施等进行细致排查。对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要迅速组织整改。对一时无法整改的隐患和重大危险源,要制定严密的防范和监控措施,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排查化解涉校涉生矛盾纠纷。假期来临,为预防校内各种矛盾爆发、行为失控而引发安全事故,学校要组织专人排查校园里存在的各种师生矛盾、家校矛盾、学生之间矛盾、教职工与学校间的矛盾,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做好教育和安抚工作,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暑假前后,学生大多要经历各种考试,一些学生由于考试不理想可能会出现思想波动,甚至会做出极端行为。对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强化学生考前考后心理咨询服务,畅通求助途径,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安抚与疏导,把对学生情绪的影响降到最低。
  注意保护学生的成绩隐私。学校和教师要端正办学思想,摒弃“唯分数论”的做法,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不得公布学生学习成绩及排名的规定,严禁通过任何形式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升学率、高分考生、高校招生喜报和感谢信,严禁校内悬挂张贴涉及考试成绩的图片、横幅和标语,严禁教职工通过个人网络社交平台宣传学生考试成绩等。对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应当以鼓励和正面教育为主。发现个别学生因为成绩问题而情绪异常时,要及时主动过问,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安抚。
  加强家校沟通衔接
  学校放假信息要事先通知家长。学校放假时间、注意事项等关系学生安全的信息,学校要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学校要采取合理、妥当的通知方式,尽可能取得家长确认回复,以确保家长知晓通知内容。
  学校要认真落实“双减”政策,放假期间,学校及教职工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节假日时间安排的有关规定,统筹各学科暑假作业,严格控制作业总量、提高作业布置质量,不得在假期要求或组织学生集体到校上课、补课或统一组织自习,不得组织线上补课;不得与校外机构、个人合作向学生提供其他有偿服务。学校确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放假时间的,应提前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经批准调整放假时间的,学校应提前通知家长,提醒家长提前做好安排,实现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之间的有效衔接。
  开展假期安全教育
  放假前,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全覆盖开展安全教育。通过多种方式集中开展假期安全专题教育,重点对学生进行疫情防控、防溺水、防火灾、防电诈、防踩踏、防欺凌、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学校还要督促家长履行监护人职责,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学校在放假前后,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向学生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增强家长监护责任意识,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正确认识孩子的成长规律,做好假期孩子合理安排,让孩子度过一个轻松、快乐、安全的暑假。石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