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西校区吕巧灵
心怀育人梦乐做掌灯人


  掌灯人,这是学生在文中对她的称呼,感激她在自己迷惘之际,犹如掌灯人一般送来光亮,带她走出“迷雾”;学生之间有摩擦很正常,她巧借全班力量,幽默化解;“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空地,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从教多年,她注重“攻心”,尽己所能地种植好学生心灵的“庄稼”,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她是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西校区的吕巧灵老师,合肥市第四批骨干教师,合肥经开区首届名班主任,曾获合肥市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合肥经开区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等殊荣。在她十四年的教育生涯中,她努力成为掌灯人,并尽力做好掌灯人,点亮学生成长的灯,让学生未来的路途中有光可伴随。
  培养良好习惯 倡导自主管理
  曾经,吕巧灵以为有爱心和耐心,就会是一名好班主任。每天,早上6:40到校,晚上19:00左右到家,如果是带九年级,回家时间则要再晚个两三小时,兢兢业业,从不懈怠。但是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思想、性格各异,现实告诉她,除了爱心与耐心,还得有方法有智慧,不管是班级管理,还是教书育人,都是如此。
  在吕巧灵看来,育人之初,先得培养学生学习、做事的好习惯。她不仅培养学生具体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特定时间做特定的事,还让学生养成科学用脑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此外,她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让学生敢于担当,并学会感恩。
  在班级管理上,她始终相信:一人之力有限,众人之力无穷。她倡导学生自主管理,充分调动同伴互助的力量,并发挥学生对教师的小助手作用,让班级更有凝聚力。在吕巧灵的班级,班干部阵容很庞大,除了班委,还设置有各科课代表、组长、值日生等,人员不重叠,班上一大半学生都有“职务”,并且分工明确,职责鲜明,“这样能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此外,“班规”在吕巧灵的班级也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学期伊始,吕巧灵就针对班级整体情况,制定了四章十八条的《班级公约》,并经过全班讨论、修改、通过,以《班级公约》约束班级全体同学的不合理行为,如果违反就要接受相应的惩罚。作为班主任,吕巧灵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组织者、协调者和服务者。她不仅要处理好与学生、任课老师之间的问题,还要保持与家长的良好沟通。学生如果情绪有异,她会立即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原因,和家庭一起合力解决。
  不断学习思考 打造趣味课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吕巧灵看来,学习和思考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源头吕巧灵不仅是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她的语文课堂也是生动非凡,这得益于她的不断学习与思考。她以“学高为范”要求自己,勤于钻研,站在学生的角度,打磨每一节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据吕巧灵介绍,进入七年级后,有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降低,因为学习内容猛增、学习方法变化、阅读方法不同,从而会导致考取高分比较困难等情况出现。于是,她也结合学情,总结了一套“语文教学方法”。吕巧灵认为,了解学生特点后,采用恰当的方法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会整理知识点,有效利用时间,助力学习兴趣提升;注重课堂效率,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激发学习兴趣;传授学习方法,“授人以渔”,不知不觉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发挥语文的学科育人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精神、参与意识;与时俱进,利用多媒体技术,融合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形式更多元……
  “语文老师要把课教活,深入浅出,让课堂更生动形象”,吕巧灵表示,在语文教学中,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学生在朗读中熟悉课文,把握内容,受到熏陶,收获审美乐趣。吕巧灵认为,语文学科同时具备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她曾在班级多次举行课本剧展演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自选篇目,自编剧本;还会举办演讲、辩论赛等活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擅长借力打力 开启沟通之门
  青春期的学生,有封闭自己和倾诉自己的需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需要有沟通的智慧。
  从教14年,吕巧灵深知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是打开教育的大门。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细腻、敏感,需要外界关注,但他们往往又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这时,教师就要与学生探寻共同话题,并寻找教育契机看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提供强大的认同感、安全感。
  吕巧灵曾带过一名转校男生,刚来班里时,不爱做作业,不善交流,几乎天天迟到。在与家长沟通了解到,因为其父母离异,又临时转学,这对孩子情绪有不小的冲击。吕巧灵首先与男生及其母亲一起商讨,以表格的形式具体化,督促男生遵守学校常规,再安排热心善良的男生与他同桌。课内课外,吕巧灵也抓住机会就表扬这位男生的优点,期待他认同新同学、新班主任,从而融入班集体。在吕巧灵细心安排以及不懈坚持下,渐渐地,这名男生适应了新环境,也变得开朗多了。
  沟通,不仅仅是言语的交流,有时通过文字表达,更有力量。吕巧灵充分发挥语文课的德育功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通过写作文等形式达到顺畅沟通的目的。有一次,吕巧灵班上两名同学在食堂因为“一块肉”打了起来。她巧妙地借用全班的力量,来了一次“借力打力”,“当天下午,我给学生布置一项特殊的语文作业,让他们或以叙事或以新闻或以评论的形式,把这起冲突记录下来。”第二天“作业”收上来后,吕巧灵得以从多角度了解了事情原委,还在班上宣读了“优秀”作业,生动幽默的文字语言,轻松活泼的旁观者语气,让大家都忍俊不禁。两位当事人听了也嘻嘻直笑,完全忘了昨天的冲突。氛围轻松愉快,没有大道理、指责以及训斥,同学们却在这样的环境下,明白了打架是一件多么冲动、幼稚的事。后来,直到这届学生毕业,班级里再也没发生过打架事件。“不要着急批评,要冷静下来,先弄清事情全貌,再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处理,最好能借助同学的观点或行为影响当事者,否则,学生会表面恭顺,实际上却不承认错误,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以后还会发生类似事件。”吕巧灵感慨地说。
  在教育的道路上,吕巧灵一直在前行。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生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吕巧灵说:“班主任工作充满劳绩,但我要向光而行,做一名合格的掌灯人,为合肥经开区的教育事业献出一方光明。”宋斌姜莹颖杨小龙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朱庆玲林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