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中国科大附一院肺移植数量连续4年居全国前10位
18位“移”友与医护共同庆生
  “三年前我在这里完成了肺移植手术,真的特别感谢医生给了我自由呼吸的机会。”38岁的陈先生此前从事石材加工行业,因为防护不到位患上尘肺病。如今,“获得新生”的他开启了新的生活。6月23日上午,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五年相伴,感恩有你”肺移植五周年纪念活动暨病友交流会上,18位在这里接受过肺移植手术的病友从全国各地自发而来,他们身穿“自由呼吸、移路同行”的定制T恤,共同庆祝自己的重生。
  18位“移”友和医护共同庆生
  “真的特别感谢你们”——这是当天“移”友们在交流会上说得最多的话。
  “移”友代表周红玲(化名)深情地说:“曾经的我,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饱受间质性肺炎和肺纤维化病痛的折磨。病魔无情,人间有爱,是捐献者的大爱,是中国科大附一院肺移植团队医护人员的精心医治和辛勤付出,使我顺利康复。是他们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温暖了我们,使我们这群人和我们的家庭重燃了对新生活的信心与希望。”
  一些未能到场的“移”友也通过电话和视频送来祝福。已接受肺移植3年的贾乐(化名)说,“这不是简单的祝福和庆祝,而是他们给予我们的勇气和希望。医护团队的辛勤付出,传递的是生命的正能量,让我们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中国科大附一院党委书记刘连新,党委委员、医务处处长郑昌成,胸外科、麻醉科、OPO(人体器官获取组织)、药剂科、手术室等医院肺移植多学科团队成员与病友们共同交流,畅聊移植后的生活与康复,耐心解答他们在康复和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在“移”友运动会上,“运球帷幄”“气宇轩昂”等趣味游戏现场,掌声与加油声不断,吹纸片、吹气球,“移”友的肺活量与常人并无不同,大家共同分享着移植后新生的喜悦。
  特殊职业人群要注意做好职业防护
  “医院肺移植工作开展五年来,多学科移植团队的医护人员不舍昼夜、风雨兼程,竭力为安徽乃至全国更多终末期肺脏疾病患者服务。医院的移植技术也在不断成熟,手术例数、围术期管理、生存率等各项质控指标均居于全国前列。”据中国科大附一院党委书记刘连新教授介绍,自2017年中国科大附一院成立OPO办公室以来,医院已累计完成器官捐献近200例、角膜捐献近300例,完成肾脏移植2100余例、肝脏移植120例、心脏移植13例、肺脏移植57例、角膜移植370例。截至目前,医院共完成肺移植手术57例,包括单肺移植、双肺移植、肺叶移植、急诊肺移植、ECMO(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肺移植,手术均获得成功,肺移植数量连续4年居全国前10位。
  中国科大附一院胸外科副主任、肺移植中心负责人、主任医师柯立介绍,目前,肺移植的肺源来自于公民逝世后的器官捐献,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中来,让更多患者获得新生。
  肺移植的适应症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尘肺、矽肺、特发性肺纤维化、囊性纤维化、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等。柯立提醒公众,尘肺、矽肺的发生多和工作、生活环境有关,特殊职业人群要注意做好职业防护,只要措施得当,这些疾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吴杲朱伟华方萍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