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昂子喻:
从大一起就为保研做准备
  2020年,昂子喻作为安徽省唯一的全盲考生参加了高考,最终以高出理科分数线120分的成绩拿到了中央民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如今,昂子喻正在为保研做准备,同龄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他也同样可以通过努力而实现。
  志愿者为他“翻译”教材
  学期末的昂子喻特别忙碌:从6月18日到7月1日,一共要完成7场考试,复习功课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时间。
  2020年,昂子喻作为安徽省唯一的全盲考生,被中央民族大学录取,现在已经是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大二学生。入学一年多来,昂子喻得到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
  由于视网膜病变,昂子喻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发现有视力问题,但这并没有成为他学习路上的绊脚石。对于儿子想要读书的意愿,父母十分支持,考试的时候,老师会为他朗读试卷内容。“进入大学之后,学院也为我想办法解决教材问题。”昂子喻说,现在的教材都有电子版,老师通过微信将电子版教材发给他,他只需要通过读屏软件就能“读书”。不仅如此,他还加了各学科老师的微信,遇到不理解的内容,会向他们请教。
  不过,由于他所学的专业涉及到《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等课程,课本中有许多符号,读屏软件常常识别不出来。为了让昂子喻能够顺利学习教材内容,学院专门招募了志愿者团队,将专业课教材“转化”为语音。“志愿者会先通读一遍教材,遇到不懂的符号再问我,然后把教材朗读出来、校对,最后才把所有的mp3格式的文件打包发给我。”昂子喻说,以读一本书的时间为参照,志愿者们从录音、校对到整理,完成这一系列工作的时间是正常人阅读一本书的2至3倍。“这些志愿者十分细心又耐心,我真的是从心底感谢他们对我的帮助,以及学院和老师们对我的关心。”
  上体育课还有“私教”
  昂子喻是一个非常乐观、独立的大男孩,在他的心里,自己虽然看不见光明,但在其他方面与同学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对于同龄人的一些生活体验,他也一直想要去经历、去感受。
  小时候,父母曾经带着昂子喻去过几次北京,游览了一些景点。考上大学之后,昂子喻又和同学们结伴“故地重游”,重新爬了一次长城。“在学校,我还参加了一些社团活动,有时候活动结束比较晚,我们干脆直接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这对于我来说,也是挺‘疯狂’的行为。”
  刚入学的时候,昂子喻的室友、同学和志愿者们都会尽可能地在各个方面照顾他,比如带他熟悉校园,一起去教室、去食堂。时间久了,昂子喻对学校越来越熟悉,几乎所有的行动都可以独立完成。“我的出行能力还是比较好的,像食堂、图书馆、教学楼、宿舍这些常去的地方,我带着盲杖都可以自己找到。”昂子喻说,他的一个高中同学也在北京读书,两个学校之间相隔20多公里,他每次去找同学,都是自己乘坐地铁、换乘,“其实这些对我来说并不难,多尝试尝试就能做到。”
  进入大学后,体育课也是昂子喻最期待的课程之一。“不论学习成绩如何,身体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向老师表达了想上体育课的愿望。”昂子喻说,老师得知了他的意愿之后,和他一起商讨、沟通,最后决定让他参加“男子健美”。“这门课程比较适合我,整体是以锻炼身体为主,老师还给我安排了一位研究生学长,作为我的‘私教’。”在老师上课的同时,“私教”会在昂子喻的旁边,帮助他规范动作,“我们寝室有8个人,其中4个都选了这门课,在一起上课特别有意思。”
  暑假打算找地方实习
  期末考试结束后,昂子喻即将迎来两个月的漫长暑假,这个假期他已经有了计划。“我们学校有实习要求,这是算学分的,所以暑假期间,我也准备找一个地方实习。”与此同时,他还要继续复习英语,为9月份的六级考试做准备。
  提起考试,昂子喻有许多话要说。入学以来,为了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尽可能考出高分,昂子喻每年都会参加考试,“每次,学校都会为我安排单独的考场,准备盲文试卷,还会延长考试时间,挺不容易的。”昂子喻说,在进入考场的时候,还会有专门的老师进行引导,为他顺利完成考试提供尽可能便利的条件,令他十分感动。
  有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各种帮助,昂子喻没有了后顾之忧,把更多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学习当中,虽然今年才大二,他已经在为争取保研名额做准备了。“本科结束之后,我想继续读书深造,如果能够顺利保研,肯定是最好的结果。”昂子喻说,他所学的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比较偏数学,再加上自己特别喜欢基础数学,所以在研究生期间很有可能会选择这个方向。“数学所涵盖的范围很广,基础数学是源头问题,偏理论,这正是我想研究的方向。”
  为了能够实现保研的目标,其实从大一的时候,昂子喻就开始努力了。“大一结束时,我获得了专业二等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这在我们理学院是很好的成绩了。”昂子喻说,现在正在进行的大二期末考试,他也要尽可能地考出好成绩,这样才能在争取保研的过程中为自己增加一些胜算!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姚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