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两天救下两名溺水者,好样的!
  6月24日下午,在淮河怀远段李咀子渡口发生了一幕险情:三名少年在河水里嬉闹时,一名约14岁的少年不慎溺水。该险情被怀远当地热心市民潘少红发现,立即下水对少年进行施救,并将其成功救上岸。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不是潘少红第一次下水救人,就在前一天,潘少红曾救下一个“野游”青年。
  【惊险】接连救下两名溺水者
  6月25日中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来到怀远县城东的李咀子渡口。57岁的潘少红向记者介绍,24日下午2时许,三名10多岁的少年来此玩耍。孩子们游水嬉闹之初,潘少红没有多注意,后来一名年约14岁的男孩在水里长时间不冒头,之后双手在水中挥动,旁边两个男孩只是在发呆。
  潘少红感觉不对劲,随即抓起身边的救生衣,冲向三名少年所在水域。他一边跑一边叫喊着,让岸边的人先拉一把,接着一头扎进水中,奋力向少年游去。最终,他将少年托起,与另一位路人合力将其救起。少年被救上岸后,腿部已经因缺氧而发白。经过急救和约一个小时休息后,溺水少年逐步恢复正常,自行回家去了。
  “落水少年的两个同伴只有11岁左右,他们在岸边慌了,不敢呼救,也不敢下去救人。我问他们怎么不下去,他们说怕被拉下去。”一位目击者告诉记者,当时情况很紧急,如果再晚点,这个少年可能就没救了。
  无独有偶,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就在前一天,潘少红曾救下一个男青年。6月23日下午3时许,当时下着大雨。三个20多岁的男青年来到此处“野游”。正在河边吃西瓜的潘少红,突然听到有人大喊救命,他看到水中青年已经沉下去,立即脱掉衣服,抓着救生圈,跳入水中。他把青年托举起来,搭在救生圈上,拉回岸边。“那天浪很大,那个人呛了两口水,导致缺氧,再迟一会儿人可能就没了。”潘少红说,事后他才发现自己后背被青年抓伤了。
  【感动】甘愿当起义务救生员
  淮河怀远段李咀子渡口目前已经没有渡口功能了。该渡口距怀远县城很近,平时有不少人来此处游泳。早年此处水域还算平稳,后来由于非法采沙导致水底河床被破坏,很多地方形成了漏斗状地形,不熟悉河床的人很容易失足溺水。
  对于自己这两天的“壮举”,潘少红表示,他是怀远县冬泳协会会员,从小在淮河岸边长大,水性较好、喜欢游泳。他现在每天晚上看管工地,白天就在淮河岸边当义务救生员。
  据介绍,潘少红第一次救人是在2016年7月。当时也是夏天,李咀子渡口挤满了游泳的人。天快黑的时候,一名中年妇女找到潘少红,说自己刚下水游泳的孩子不见了,希望他帮忙寻找。潘少红听到后,立即和同伴一同开着救生船,沿淮河岸边寻找。接近晚上8点半时,终于在淮河一处岸边找到了一直用手扒着驳船的孩子。“把孩子安全送回岸边时,围观群众在岸边为我鼓掌,那一刻真的很自豪。”正是有了第一次救人经历,坚定了潘少红当义务救生员的决心。
  怀远县冬泳协会会长李道斌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协会里除了潘少红,大家在此训练时,都会格外注意,劝阻青少年来此戏水和进入深水区。
  采访中,在淮河岸边行走的潘少红时不时会停顿一下,蹲下身子将岸边的玻璃碎片等捡起来,集中清理至垃圾站,“这些东西会划伤从此经过的人。我对这里熟悉,不能让人受到伤害。这和救人一样,其实就是举手之劳。”
  刘吕晴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李勇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