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3版
发布日期:
我走过你走过的路 你迈过我迈过的坎
陈芋汐全红婵“神仙打架”又携手成长
  都是不满14岁破格进国家队,都是入选不久就在世界大赛上登顶。陈芋汐和全红婵年龄相差两岁,一前一后的经历如此相似。比赛场上,她们都有波澜不惊的表情,更有技惊四座的“水花消失术”。但其实,通往金牌的道路,总有一道道坎,发育关、心理关,努力迈过去了,彩虹就在前方。北京时间昨晨,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上演了女子单人10米台“神仙打架”2.0版,陈芋汐以0.3分的微弱优势战胜全红婵,卫冕冠军。有失误,亦有高分,当今女子跳台最强的“两小只”,携手共同成长。
  发育关共同经历
  全红婵15岁,陈芋汐17岁,花一样的年纪,她们却在努力克服生长发育带来的困扰。
  过去一年,全红婵长高了8厘米,肉眼可见地“长”了。东京奥运会之后,“跳水女皇”高敏就曾指出,全红婵未来将面临困扰,“这个阶段(指发育阶段)对于女运动员来说特别艰难。”正因如此,奥运“五金王”陈若琳被安排成为全红婵的教练,她也曾有同生长发育做斗争的经验,这将帮助全红婵渡过难关。
  而陈芋汐也更高了。走在岸边,两人紧紧相拥,陈芋汐俨然是个大姐姐,她马上就要达到1.6米的身高了。全红婵的难,陈芋汐也懂,本就是过来人嘛。
  上届世锦赛一鸣惊人夺冠之后,陈芋汐一下子蹿高了10厘米,虽然她已经很努力地去克服体重和身高的困扰了,但依然在东京奥运会上遗憾地负于初出茅庐的全红婵。所以,全红婵正在走的这条路,陈芋汐也在走。妈妈董春华透露:“只要陈芋汐回家,我们就烧很多她爱吃的菜,为了保持体型,高度自律的她每次只吃几口蔬菜就不动筷子了。”
  陈芋汐能够重返第一,凭的正是高度自律。少吃甚至不吃零食,对身材进行严格管理,训练一如既往刻苦,陈芋汐恰是全红婵身边最好的榜样。
  心理关一起克服
  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成了冠亚军的分水岭。
  从预赛、半决赛再到决赛,全红婵每一场都在这个动作上出现失误。而在东京奥运会上战胜陈芋汐,全红婵凭的恰恰是这个动作。如今,背对泳池跳下,似乎成了一道难题。
  但全红婵的脸上,从不会出现大喜大悲的表情。而最后一个出战的陈芋汐,表情也一样冷静。失误之后,全红婵在最后两个动作上,继续着“水花消失术”的神奇表演,奋起直追。而陈芋汐,在面对只要跳出78.10分就能夺冠的情况下,最后一跳稍稍出现波动,好在她还是控制住了,最终以0.3分的微弱优势夺冠。
  她们的状态难免都有起伏,谁的心理更强大,谁就能笑到最后。陈芋汐透露,当前全红婵的状态确实出现了一些起伏,自己也会告诉她心态可以放平一点,不要那么着急,加油拼尽全力就好。
  两人代表着当今女子跳台世界最高水平。陈芋汐更像是一个大姐姐,带领着小妹妹,共同克服心理关,攀越一个个高峰。两人的良性竞争关系,是令中国跳水队在女子跳台这个项目上笑傲江湖的关键。“我觉得我们俩算是良性竞争,有竞争才有提升。无论她比得好还是我比得好,我们都会以平稳的心态去面对比赛和成绩,希望大家都能发挥出好的水平。”陈芋汐说。
  是对手也是搭档
  “两次世锦赛冠军感受完全不同。上次夺冠时,对世锦赛还没有太多概念,经过世锦赛、奥运会大赛历练后,更加理解这样的金牌对我来说的意义。”陈芋汐说,“说实话,我自认为这次不如上一次世锦赛夺冠时的状态好。”
  尽管在现场观众看来,陈芋汐发挥无可挑剔,但她对自己表现仍不够满意。“比赛发挥并不完美,一套动作下来有些瑕疵,特别最后两跳有些失误,希望自己能发挥更好,动作保持更稳定。”
  对于两人紧咬的比分,陈芋汐表示并没有太在意分差。“我只想着动作要领,跳好我的动作。”
  作为东京奥运会该项目冠军,年仅15岁的全红婵坦言感到实实在在的压力。“感觉受到很多关注,今天现场气氛特别热烈。比赛中有那么一瞬间想得有点儿多,第三跳以后就没有分散注意力了。我觉得自己状态很好,就是207C差一些,以后继续努力练吧。”
  在女子10米跳台项目历史上,迄今只有两位运动员以奥运冠军的身份夺得接下来一届世锦赛的冠军,其中一人是伏明霞(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1994年罗马世锦赛)。全红婵与这一纪录失之交臂。
  接下来,全红婵和陈芋汐还将搭档参加女子双人10米台比赛。
  “这种既是搭档、又是对手的感觉很难描述。我俩是良性竞争,有竞争才有前进动力。如果待在舒适区,就找不到下一个目标。双人10米台,希望我俩把压力转换成动力,跳出正常水平就可以。”陈芋汐说。
  综合新华社、《新民晚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