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
合肥高新创业园:
为科技创新“栽树工程”筑牢“红色根基”

  这里孵化中小微高科技企业,也在引企入园时同步组建党组织,在企业成立之初就通过党建引领创新创业的方向;这里不断诞生出国盾量子、华米科技等行业领军企业,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党建工作水平持续提升,涌现出多个非公党建示范点……这里是合肥高新创业园。作为安徽最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这里科技企业集聚、青年人才众多,不仅是安徽科技成果转化的双创主战场,也是非公党建的重要阵地。多年来,合肥高新创业园党委通过独创的“三同步”孵化器党建工作模式,为科技创新“栽树工程”的棵棵“树苗”筑牢“红色根基”,让数千家科创企业在这片“红色热土”里茁壮成长。“同入”:科创孵化初期同步组建党组织
  在企业入园时同步掌握党建信息、同时开展党务工作,是“三同步”孵化器党建工作模式的第一步。“我们建立了党委班子、党建顾问和责任楼长全面包联的‘三级走访’制,对新入园企业逐家走访,积极宣传非公党建工作要求,争取企业认同与支持。”
  合肥高新创业园党委有关负责人说,新入园的企业,基本都是科技型初创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年轻员工,“党组织和党建工作的覆盖,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制度保障和凝聚力,保证企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壮大。”“同育”:构建多层次党员教育提升体系
  科创企业入园后,会得到高新创业园在科技金融、人才培训、公司管理等领域的全方位培训和服务;而企业党组织成立后,同样会得到高新创业园党委的大力支持和培育。“我们构建了‘理论讲堂+青苗计划+头雁工程’多层次党员教育体系,针对企业党员、党务工作者、党组织书记的不同需求开展培训。”合肥高新创业园党委有关负责人说,在年均开展20多次学习的同时,高新创业园党委也认真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选好配强企业支部书记,“企业法人、高管担任支部书记77人,占总数63.63%。”
  “集成电路是园区重要的产业链条,集聚了很多上下游企业。我们推动宏晶微电子等龙头企业成立党组织,帮助他们发展壮大,通过党建‘红芯’,引领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园区入驻集成电路企业77家,总产值近30亿元,从业人员近万人。“同出”:党建水平提升引领企业发展壮大
  2013年,华米科技在创新产业园落户后,合肥高新创业园党委便协助企业解决了融资、用房、技术成果转化、困难职工帮扶等一系列问题,2017年7月,华米科技党支部正式成立。五年多来,华米科技快速发展,2018年在纽交所上市,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可穿戴和健康云服务公司,产品和服务遍布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党建的引领。我们探索‘党建+X’特色工作路径,激活企业的‘红色引擎’,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这些年来,从高新创业园里走出了很多高科技企业的领军者,也诞生了华米科技‘1224’、高梵电商‘红心高梵’、金域医学‘健康哨兵’等党建品牌。”合肥高新创业园党委有关负责人说,2018年以来,园区每年均有企业党组织荣获省级、市级表彰,2020年,高梵、华米获评首批安徽省‘三强三好’互联网企业党建示范点,全省仅6家;2021年,党委先后荣获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合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三同步”为科技创新播洒“红色阳光”
  一边将科创企业培养壮大,一边“三同步”提升党建水平。高新创业园独特的孵化器党建工作模式,也与其机制有关。“2018年2月,合肥高新区党工委明确高新创业园党委负责园区内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这让我们一方面要为企业提供孵化服务,一方面要开展非公党建工作,这是两者合二为一同步开展的体制基础。”合肥高新创业园党委有关负责人说,“三同步”党建伴随企业全程发展,有效破解了园区企业多、规模小、党员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不忘初心跟党走,创新创业有作为。未来,合肥高新创业园党委将继续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促进发展为落脚点,通过党建“红色引擎”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科技企业在园区里绽放芳华。
  徐金香徐菲菲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