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安徽省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的回信,再次强调了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的重要性,对全国种粮大户提出了殷切期望。安徽种粮大户纷纷表示,一定把总书记的亲切勉励转化为抓好粮食生产的动力,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干劲,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种粮大户:牢记嘱托,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徐淙祥的回信中说:这些年,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就是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希望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总书记的回信,在安徽种粮大户中引起热烈反响。
“信里讲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可说到我们心坎上了。”凤阳县小岗村种粮大户程夕兵在媒体报道中看到总书记的回信十分激动。今年,他家种的300多亩小麦又丰收了,500多亩水稻长势良好,收入节节攀高,种田底气更足了。2016年4月,总书记到小岗村考察,曾在田间问起程夕兵的种粮情况。看到这封回信,程夕兵又回想当时的情景,“总书记真是一直惦记着我们农民!”
“总书记的回信,我在手机上看到了,感觉特别亲切、振奋!”安徽裕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崔俊勋说,今年该公司在长丰县造甲乡种的2400多亩小麦喜获丰收,“现在秋粮也种下去了,主要是水稻和大豆。同时,我们为周边近2000农户的4.5万亩土地提供全程农事服务。”
谈及这封回信时,当涂县种粮大户、安徽盛农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夏金林同样“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也激励着安徽种粮大户再接再厉,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夏金林表示,他将按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进一步以科技创新为统领,坚持走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继续做好产销联农、科技联农、就业联农,通过推出优质优价措施,与农户签订产销订单,推广农业关键技术,优先聘用本地农民等措施,为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我们将牢记嘱托,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推广优良品种,提升粮食产量和品质。”崔俊勋说,他们实行“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统一采购农资、统一种植、统一销售,带动周边种植大户和小农户科学种植农作物。下一步,将在粮食生产的“量”和“质”上下功夫,带动更多农户种足种满种好。
以大带小:多种粮种好粮,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江淮熟,天下足。安徽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粮食总产量近年稳居全国第四位,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刚刚结束的夏收中,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的安徽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4280万亩总种植面积、约350亿斤的总产量、首次出现破900公斤的亩均单产。安徽夏粮实现“十九连丰”,成为保障全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
安徽粮食连年丰收,离不开粮食政策的利好加持,离不开全省上下的齐心协力。
刚收获140多万斤小麦的灵璧县杨疃镇黑姑娘种植专业合作社,正积极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据介绍,通过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农业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农户耕地实现高产,今年杨疃镇17万亩小麦产量创历史新高,平均亩产达到1200斤以上。灵璧县还采用“四方共补”的办法予以支持,其中中央财政给予每亩地拨款150元,省财政配套50元,市、县财政各配套50元,每亩共计补贴300元。
今年,国家继续在安徽等6个小麦产区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最低收购价每百斤115元,比去年上涨2元,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总书记的回信是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更是对我们三农工作者的巨大鼓舞。”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表示,安徽将牢记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一系列指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推进种粮生产规模化,建立种粮大户带动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民多种粮、种好粮。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增加种粮收入,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王诗棋周镕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徐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