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识的雪糕不要拿”“这种雪糕最解暑,还没拆开已心凉”……随着夏天的到来,除了高温天气,有关“雪糕刺客”的话题也在网上引起热议。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7月1日起施行,其中提到经营者在标价时应当真实准确、货签对位、标识醒目。
网络热议
“不认识的雪糕不要拿”
“雪糕刺客”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指那些隐藏在冰柜里面,看着其貌不扬的雪糕,但当你拿去付钱的时候会用它的价格刺你一下。
“随手拿起的一根小雪糕,却会在结账时给你的钱包狠狠地刺上一剑!”“不认识的雪糕不要拿”“这种雪糕最解暑,还没拆开已心凉”……随着夏天到来,天气逐渐变热,有关“雪糕刺客”的话题也引起网友的热议。
对于网上“雪糕刺客”话题的热议,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在合肥便利店购买雪糕的顾客。不少年轻人表示,对于价格比较高的雪糕自己会买来尝尝鲜,如果味道不是很好,也不会经常购买;有时候没看到雪糕价格,付钱的时候发现雪糕价格很高,但是又不好意思不付钱,只能买下来。而一些年纪偏大的顾客则表示他们很少会买价格偏高的雪糕。
记者探访
便利店雪糕均价10元左右
7月1日上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走访合肥多家便利店发现,如今市面上的平价雪糕越来越少。
合肥市蜀山区习友路上一家便利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店内雪糕目前均价在10元左右,不同口味价格不等,其中最贵的是17元,最便宜的也要6元。工作人员表示,虽然价格偏高,但是雪糕的销量还可以。记者在附近另外一家便利店了解到,某品牌雪糕单价高达21.5元。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有些雪糕的价格并没有标在显眼的地方,只能问工作人员才知道价格。
业内人士
价格偏高的雪糕利润相对高
张明(化名)是合肥一名具有10年经验的雪糕行业从业者。张明告诉记者,低价和高价雪糕销量比例是一比一。
张明向记者介绍,10年前价格偏高的雪糕种类不多,大概从2018年开始增多。“那个时候都是进口品牌雪糕偏多,这几年国内雪糕品牌也开始增多。”张明认为这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有关。张明告诉记者,相较于价格低的雪糕,价格高的雪糕利润也高,利润一般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比如售价22元一支的雪糕,进价在14元左右,利润大概在8元。
张明介绍,雪糕的价格一般都是厂家定的。不论是价格高的雪糕还是价格低的雪糕,利润比例是一样的。对于价格偏高的雪糕,位于写字楼附近的便利店进货比较多,“因为他们的顾客一般都是写字楼上班的白领,有这样的消费需求。”
专家观点
售卖时应明码标价、标识醒目
7月1日,安徽省食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范吉亮向记者介绍,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近几年不同样式的高价雪糕也开始出现。从几块钱的雪糕到几十元的高价雪糕都有消费需求。“这也反映了消费水平不断升级,新生代群体的消费观个性化十分明显,价格不是首选因素。”
对于价格偏高的网红雪糕,范吉亮提到品牌方在做好营销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产品的质量,让顾客有更好的体验。对于商店而言,在售卖雪糕时应该做到明码标价,让消费者能清晰容易地看到价格标签。
记者注意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7月1日起施行,其中提到经营者在标价时应当真实准确、货签对位、标识醒目。同时规定,不得实施下列价格欺诈行为:不标示或者显著弱化标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不利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黄文文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余康生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