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安徽医科大学2022届本科生李安青
步入工作岗位开启新的旅程
  “毕业在手忙脚乱中如期而至,青春在跌跌撞撞中戛然而止。和你在一起的时光犹如手中握不住的沙,总在我们不经意间悄然流逝。我沿着好学路一路前行、不惧风雨,驻足在力行楼旁沉思良久、不愿离去,最终缓缓踏上良医路走向远方,攥着不舍、迟迟吾行……”这是2022届安徽医科大学本科生李安青在毕业之季,写给母校的一封“情书”的开头。李安青,一名帅气的00后小伙,从小就有着“医学梦”,如今,已经顺利签约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为神经外科的一名技师。毕业前夕,他用文字感恩母校的四年培养。
  从小就有一个“医学梦”
  为何大学要学医?这个问题李安青从小就有了坚定的答案,“医学梦”一直藏在他的心间。
  原来,李安青在上初中时,一位重要亲人的离世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那种生离死别,让李安青坚定了长大要学医的梦想。“我希望可以用医术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让更多的孩子不在小小年纪就承受生死永别的悲痛,让更多的人可以享受阖家团圆的快乐。”
  2018年,高考分数出来了,552分,高出理科一本线47分,填报志愿时,李安青的第一志愿就填报了“安徽医科大学”,最终被“康复治疗学”专业录取。
  进入安医大学习后,李安青发现,康复治疗是一门庞大而系统的科学。它所包含的不仅仅有针灸、推拿,还包括使用各种医疗器械、理疗、手法治疗、假肢矫形器等来改善和提高病人各方面的功能,此外,在患者心理和精神上的治疗也是康复治疗所涵盖的。“康复的目的就是让病人有尊严地活着。”这是安医大一附院康复医学科陈惠德副教授在授课时说过的话,李安青将这句话牢记在心。
  为了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加以运用,2021年7月,李安青开始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小儿神经康复中心实习。在那里,李安青看到有许多患病的孩子无法像同龄人一样去学校学习,甚至有些连正常的走路、说话都难以做到。而备受煎熬的还有那些孩子的家长,他们是孩子的支撑与保护伞,一步一步配合着医务人员,为孩子做康复。
  “那一刻,让我更理解一名医生的价值,那就是通过努力,让更多的特殊孩子能够同正常孩子一样生活。”李安青说。
  为母校书写一封“情书”
  2022年6月,李安青的实习结束,而他的大学生活也步入了尾声。大学四年,早已让李安青与安徽医科大学建立起深厚的情感。李安青说,这些情感一方面来源于和谐友爱的同学,一方面则来自于老师的关心与帮助。
  李安青回忆入学之初,辅导员胡军林老师在得知他属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后,立即积极帮他申请助学金,在生活上也给与很多关心。在求职期间,李安青的另一位辅导员汪闰月老师又积极为他提供各类招聘信息,关心他的就业情况并给予心理疏导。
  李安青说,能够在大学期间遇到这样的良师益友,他感到十分庆幸,也心怀感恩。在毕业之际,李安青写下了一封“情书”,来告白母校和老师们。
  在信中,李安青除了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外,也表示,大学四年里所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学校让他学会了怎么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这四年来,他也在不断成长,逐渐懂得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之责任重大。
  读研与就业都是自己的选择
  在步入大四的时候,考研还是就业,这两个问题也曾摆在李安青的面前,让他踟躇,最终,李安青选择同时进行。“考研看书也是一次系统的回顾,就算没有考上,也会有收获,对求职也有好处啊。”
  最后,李安青虽未能上岸硕士研究生,但是他却在积极求职中,谋取了一份满意的职位。在应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时,一同前往应聘的不乏双一流院校的本科生、国内外医学院校的硕士研究生,竞争相当激烈,但李安青凭借出色的表现,拿下了心仪的职位。
  在李安青看来,不管是读研继续深造,还是本科毕业就出来就业,都是自己的选择。如今,李安青反倒感到一丝轻松,因为家庭经济相对困难,李安青的成功就业可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了。这个月,李安青就将正式步入工作岗位,开启他的梦想旅程。
  “书上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书上也说了,人生何处不相逢。就让我们各自努力,更高处见。”李安青说,毕业了,自己就不再是一名大学生,他要开始适应从大学生到医务人员身份的转变,尽快熟悉崭新的工作环境。但同时,他又变成了一名“新学生”,他希望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在实践中不断加强专业学习,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发表更多高水平的论文,实现自己的“大国良医”梦。程焱徐小芷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朱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