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潮湿闷热,伸出舌头一看,舌苔白腻,头发爱出油,脸上也油腻腻的,整个人都没精神。中医认为,夏季较为容易感染湿邪,也是除湿驱寒的好时节。“湿”是自然界六气之一,湿与脾相应,故湿多伤脾。湿性黏浊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及脏腑的运化功能,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中医内科的医生教您几招祛湿邪。
内湿、外湿祛湿方法有别
中医把“湿”分为两种。内湿一般是由于先天脾虚或者平时爱吃寒凉或者辛辣刺激食物,损伤脾胃,脾胃虚弱不能运化,内生痰湿导致。会出现胸闷、胃脘胀满、腹胀、腹泻、小便不利、口黏腻、面色发黄甚至水肿,以及大便黏腻粘马桶等。舌苔表现为舌淡白、边有齿痕、苔白腻。内湿治疗一般以健脾化湿或者运脾化湿为主,可以服用香砂六君丸、二陈丸、参苓白术散等,也可以用茯苓、山药、白术、薏苡仁、党参、陈皮泡水喝或者煮粥。
外湿是由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外界的湿邪侵入人体而产生的,会出现头重、身体疼重、胸闷、肢体困倦、关节酸重疼痛等,舌苔表现为舌淡红、苔薄白而腻。常年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应该警惕因外湿诱发的各种疾病,如肩周炎、膝关节积液、骨关节疼痛等。外湿一般采用祛湿解表,兼以散寒或清热的药物,比如藿香正气散、午时茶颗粒、香薷饮等。
专家支招教你祛除湿气
常见的祛湿方法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可以通过吃冬瓜、西瓜、丝瓜等,通过利尿来祛除体内湿气。茯苓、泽泻、薏米、赤小豆等都有利湿功效,可熬粥后服用。白扁豆能补中气、健脾,气得运化则湿气自除。藿香可芳香化湿,暑湿引起的肠胃疾病可使用藿香类中药缓解。
专家建议,日常生活中,可以喝薏米赤小豆粥、三豆汤(黑大豆、新绿豆、赤小豆)、陈皮茯苓茶、枸杞薏米茶、辛凉饮(薏米30g、藿香3g、佩兰3g、白豆蔻仁3g)等祛湿。
枸杞薏米茶代茶饮制作方法如下: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红枣2-3颗,冰糖、水适量。将买来的薏米拣出杂质,用清水淘净并控干水分。将薏米放入平底锅中,锅中不可放油,开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关火。将红枣剖成两半或割开口子放入茶壶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如喜欢甜味可放几颗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冲入滚烫的开水,浸泡5-10分钟即可饮用。
专家提醒,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枸杞薏仁茶养肝明目又利水祛湿。
此外,外治法也可以祛湿。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而且拔罐相对操作方便,很适合在家中自我养护身体,祛除湿气。火罐拔出的不仅是体内的湿气,还有体内的寒气。艾灸也是祛除体内湿气的好办法。艾灸通过对身体穴位的温热刺激,不仅能除湿,还有通经活络的功效。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