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支援防疫迎“烤”验,志愿服务不服“暑”
  “您好,请出示一下行程码好吗?谢谢!”7月11日上午,在合肥绕城高速包河大道出口疫情防控卡点,大学生志愿者赵明君一遍又一遍地向司乘人员发出温馨提示,汗水浸湿了她的衣衫,防护服裹在外面异常闷热。当日,合肥市最高气温达到38.2℃,参加“周末我顶班”活动的志愿者开始在绕城高速7个道口展开防疫志愿服务活动。面对高温“烤”验,他们不服“暑”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高温下防疫志愿者热情高涨
  11日上午8点20分,赵明君和其他11名青年志愿者如约来到合肥地铁1号线望湖城站,接着统一坐车前往合肥绕城高速包河大道道口。在疫情防控卡点接受了大约20分钟的简短培训,志愿者们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这12名志愿者被分配在道口第一关,核查车辆人员是否来自中高风险地区,配合开展核酸检验、“两码”联查、秩序维护等工作。此时虽是上午,但烈日炎炎,闷热难耐。志愿者戴着口罩,夏服外裹着防护服,工作一会儿便大汗淋漓。
  这只是烈日下合肥防疫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昨日,合肥绕城高速7个道口都迎来了一批参加“周末我顶班”活动的防疫志愿者。
  高速道口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防疫人员长期连续作战难免疲惫。为缓解一线防疫压力,合肥市日前启动“周末我顶班”活动,动员全市青年志愿者参与道口值守,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作贡献。短短几天,报名志愿者已超过3500人,以大学生为主,还有部分企业职工和高三毕业生。
  记者从共青团合肥市委了解到,因为报名参加“周末我顶班”活动的志愿者人数实在太多,且很多志愿者主动要求加密排班,合肥市已决定把志愿服务时间由周末两天延长至一周七天。7月11日起,志愿者们正式在合肥绕城高速7个道口上岗服务。
  “多少能为疫情防控出份力”
  “反正在家也没事干,刚好这个道口离我家近,我就过来了。”正在读大二的程航天是这群志愿者中的一员,“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那些外省或高风险地区的车辆前往指定区域,并且告知他们进行核酸检测。”
  记者见到程航天时,他和其他四位工作人员正奋力将抛锚的车辆推行至指定区域。烈日下,几人汗流浃背,然后又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程航天说,参与疫情防控虽然很辛苦,但也很有收获,“多少能为疫情防控出份力。”
  “我已经报名了一周的志愿服务,如果真累得受不了,就休息半天再过来。”程航天告诉记者,志愿服务的时间很灵活,前一天晚上有工作人员统计参与人数以及工作时间,可以选择一整天,也可以选择半天。
  虽然才上岗半天时间,但在程航天眼里,参加这样的志愿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可以为疫情防控作贡献,也能在志愿服务中接受教育。
  “虽然很累,但觉得有意义”
  “您好,请出示一下行程码好吗?谢谢!”这是大一学生赵明君在核验司乘人员行程码过程中需要反复说的话。她从上午9点开始工作,因为天气炎热20分钟换一次班,有时候忙忘了就不轮换了,“虽然很累,但觉得有意义。”
  7月10日,暑假在家休息的赵明君看到招募防疫志愿者的信息后,立即拨打12345热线电话报名。“毕竟在家躺着也是躺着,在这里帮忙更有意义,我妈妈也非常支持。”谈起当防疫志愿者的初衷,赵明君说,“之前我在社区做核酸检测的时候,看到那些穿着防护服的医务工作者忙得不可开交,就觉得他们很辛苦。”
  虽是第一天上岗,但赵明君很快就熟悉了工作流程。据她介绍,每名志愿者负责一个出口,逐一排查车辆和人员并查验行程码,引导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司乘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假如以后还有这个活动,我还会来做志愿者。”赵明君说。她虽然戴着口罩和帽子,记者仍能看到她的脸被晒得红通通的。
  “为防疫出点汗是值得的”
  记者见到罗荣嘉时,他穿着蓝色的防护服,拿着牌子查验来肥人员的健康码和行程码。18岁的罗荣嘉是一名高三毕业生,刚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看到合肥招募“周末我顶班”活动志愿者后,他便报了名。
  “最大的感觉就是很热。”一上午的志愿活动后,罗荣嘉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他笑着告诉记者,“暑假空闲时间多,就想出来做点有意义的事。虽然天气炎热,但是能为防疫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出点汗还是值得的。”
  据带队的共青团合肥市委工作人员杨思凡介绍,在包河大道道口提供志愿服务的12人中,有7人志愿服务到下午1点半,另外5人则是从上午9点一直坚持到下午5点,下午还会有一些新的志愿者过来,“虽然天气炎热,但志愿者们的积极性很高。”
  黄文文华震宇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余康生魏鑫鑫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