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近日会同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国家公路网规划》,提出国家公路网到2035年的布局方案,规划总规模约46.1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约16.2万公里,普通国道约29.9万公里。在7月12日召开的国家发改委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就相关热点话题进行了解读。
规划提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建成覆盖广泛、功能完备、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公路网。展望到2050年,高水平建成世界一流国家公路网,与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相匹配,与先进信息网络相融合,与生态文明相协调,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相统一,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有力支撑全面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在国家高速公路网方面,规划总里程约16.2万公里,由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北南纵线、18条东西横线,以及6条地区环线、12条都市圈环线、30条城市绕城环线、31条并行线、163条联络线组成,未来建设改造需求约5.8万公里,其中含扩容改造约3万公里。在普通国道网方面,规划总里程约29.9万公里,由12条首都放射线、47条北南纵线、60条东西横线,以及182条联络线组成,未来建设改造需求约11万公里。
“规划实施后,国家公路将依然保持‘国家高速公路+普通国道’两个层次,普通国道提供普遍的、非收费的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国家高速公路提供高效、快捷的运输服务。”孟玮说。
为高质量推动国家公路网建设,规划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实施要求,包括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注重创新赋能发展、注重与产业融合发展、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规划是指导新时期国家公路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印发实施将对我国公路交通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为加快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孟玮说。
国家发改委基础设施发展司副司长周小棋介绍,新版规划与2013版规划相比,规划总规模增加了约6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净增里程约2.6万公里,条首都放射线、11条北南纵线、18条东西横线的主骨架没有变,主要是增设了12条都市圈环线、11条并行线和58条联络线,调整了6条既有规划路线走向;普通国道净增里程约3.4万公里,主要增设了101条联络线,调整了41条既有规划路线走向。新规划路网进一步加强了对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的支撑,国家高速公路网整体覆盖范围从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及以上城市,进一步延伸到了城区人口10万以上的市县,普通国道进一步补强了地市间通道和对重要景区的连接。
根据规划方案,国家高速公路网增设的12条都市圈环线分别为哈尔滨、长春、杭州、南京、郑州、武汉、长株潭、西安、重庆、成都、济南、合肥。综合新华社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