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心中有阳光世界才明亮
大皖·阳光助学直通车首站开进无为中学
  本报讯7月15日,烈日炎炎。当天上午,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志愿服务队新安晚报“新安帮帮团”志愿服务分队的记者们奔波100多公里,将大皖·阳光助学直通车开进了无为中学,与同学们面对面进行交流,倾听一个个阳光学子背后的励志故事。
  安徽省无为中学始建于1925年,2001年成为安徽省首批省级示范高中。该校始终坚持“让每一位教师享受学校,助每一个学生精彩人生”的办学理念和“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学生受委屈”的管理理念,秉承“明德、博学、求真、超越”的校训,坚持“务实与创新并重,自主与和谐共存”的校风,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敬业、爱生、严谨、创新”和“让学习成为习惯,让探究成为常规”的良好教风和学风。
  在活动现场,多名学生分享了自己的励志故事和学习经验。有的同学说,因为身体原因,童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度过,但她渴望校园,渴望学习,回到校园后,她没有被歧视,反而得到很多人帮助,让她感觉很幸运。“社会有阳光,才能照到我们每个人心里。”
  有的同学说自己能够顺利考上大学,是因为姐姐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他。“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仅为了自己,还是替姐姐学。”
  还有的同学说,因为家境困难,一路被人帮扶着长大,不幸中又很幸运,上高中后,学校又为自己提供助学金、减免学费。“我要更努力去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才能更好地回馈国家和社会。”
  在活动现场,无为中学资助中心主任朱同平寄语同学们:我们的出身不能改变,但可以改变自己,心里充满阳光,世界才会明亮,在未来路上,我们要走得更远,更阳光,长大后报效社会和祖国。
  阳光学子一:钱乐天
  姐姐为我放弃学业
  无为中学的钱乐天今年高考成绩优异,他报考了南京农业大学,目前正在等待录取通知书。
  今年18岁的钱乐天,是一个外表阳光的大男孩,但在提起大自己6岁的姐姐时眼中却闪着泪光。“姐姐的成绩比我好,可是她却因为我,放弃了上学,出去打工了。”
  钱乐天关于父亲的记忆很少,在他7岁时,一场疾病夺去了父亲的生命。“我6岁的时候,爸爸就一直在外看病,见面的机会就很少。”原本不富裕的家庭,被医药费拖累,更是雪上加霜,坚强的母亲一人承担起照顾姐弟俩的重担。
  当时正在上初中的姐姐已经懂事,面对家庭的困境,她主动提出“我不上学了,把机会留给弟弟。”钱乐天说,姐姐的成绩一直很好,但是初中毕业后,她却选择出去打工,因为年纪小,只能从厨房帮厨做起。“工作辛苦,钱也不多,拿了工资就回来补贴家用,还会给我买一点零食。”
  钱乐天说,母亲也常后悔没有给姐姐念书,但姐姐却不曾说过后悔。“后来姐姐和我说过,她是不想看到妈妈那么累。”姐姐成年后,去芜湖打工,工资也多了一些,虽然路途远了,但对弟弟的关爱却从未减少。“姐姐有空会来看我,还会给我买点衣服、吃的。”
  钱乐天十分懂事,不仅更加勤奋地学习,在生活上也是十分节俭,很少主动买新衣服,一直以穿校服为主,平时遇到同学聚餐聚会,钱乐天也几乎从不参加,“多点时间学习,也是为了省点钱。”妈妈为给他加强营养,常问钱乐天想吃什么,买回来加加餐,钱乐天总让母亲少买一点,“有时候我就故意‘不吃’,这样妈妈就可以少买点,或者不买了。”
  高中时,母亲在县城一边打工一边租房陪读,有时候,工作到凌晨才回来,钱乐天则一边学习,一边等妈妈回家。
  这一次高考成绩出来后,钱乐天第一时间告诉姐姐和妈妈,姐姐没说什么,但他看得出来姐姐很高兴。“非常感谢姐姐,她的关心和付出给了我很大的动力,我长大了,就是回报姐姐的时候。”
  这个暑假,钱乐天和母亲回到老家,他还在村里为一名学生做家教,一个月可以赚1000元。“自己赚一点上大学的生活费,减轻一点妈妈的负担。”
  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钱乐天很憧憬,甚至规划好了考研。“努力学习争取拿奖学金,希望能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
  阳光学子二:赵雯玥
  立志学医治病救人
  今年高考成绩出来后,赵雯玥将最稳的一个志愿填报了“安徽中医药大学”,“学医”是她高中三年的梦想。“爸爸就是生病去世的,我想学医,救助更多像爸爸一样的人。”
  原来,在赵雯玥中考前一个月,疼爱她的父亲突然生病离世,因为怕影响她中考,家人都瞒着她,直到考试结束,才让她知道。“当时人都蒙掉了,好长时间我都不相信爸爸不在了,哭了很久。”赵雯玥说,因为自己是独生女,爸爸对她尤其疼爱,父女感情很深,父亲去世对她打击很大,甚至在上高中时,遇到困难、受到委屈时想起爸爸,就会掉眼泪。
  上了高中后,妈妈一边打钟点工一边租房陪读,出租房是一间小门面,仅可以放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但赵雯玥却感觉和妈妈在一起,很温馨,很幸福。
  父亲生前的教诲,赵雯玥也一直谨记着,好好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是爸爸最希望看到的。赵雯玥说,每当难受时,她想起爸爸说的话,睡一觉醒来,总会斗志满满,重新投入学习生活。
  阳光学子三:伍雨蝶
  经历风雨破茧成蝶
  来自无为中学的伍雨蝶同学,今年报考了海南大学。伍雨蝶并不是很满意自己的成绩,“本来也许能考得更好。”记者了解到,伍雨蝶同学在校期间一直认真学习,遵守校纪,品学兼优,是老师们眼中的“三好学生”。她的优势科目为语文、数学与英语,初高中期间获得过市级和校级的作文比赛奖项,而对数学的喜爱则让她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了计算机类专业。
  伍雨蝶家庭较为困难,奶奶患有慢性病在家休养,爷爷务农的同时还要照顾奶奶和年幼的弟弟。由于父母早年离婚,伍雨蝶和弟弟很小的时候就没有母亲的陪伴。父亲是一名工人,常年奔波在外打工,用微薄的收入,支撑起整个家庭的开支。
  记者注意到,伍雨蝶的右眼有明显的伤痕,经询问后得知,上小学时,她有一次下地干活不慎跌倒,眼睛撞到了田埂上,村里医院根本没有救治她的医疗设备,等到第二天才转到铜陵的医院。当时伤口已经发炎,有生命危险,医院通过紧急手术才保住了她的性命。后来,父亲带着伍雨蝶到合肥进一步治疗,做了很多手术,也因此欠下外债。住院时期,与伍雨蝶同房间的老爷爷为她辅导功课,让她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谈到在无为中学的学习生活,伍雨蝶说,当时自己有些自卑,感觉这里优秀的人太多了,她是“泯然众人矣”,于是她更加努力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她说,“我在寻找一条适合我的学习道路,一开始我的成绩不尽如人意,但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得更好,我会尽最大的努力让未来的自己不后悔。”
  对于此次大皖·阳光助学活动走进无为中学,伍雨蝶说,一直以来都有社会上的好心人给予她帮助,让她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学校和家庭也一直在鼓励帮助她,让她更加坚定地走下去。她说希望成为一名军人,守卫国家,报效社会,不过由于视力不好,可能完成不了这个愿望,“但我会在其他领域,找到属于我的方式去报答国家与社会,我也会像别人帮助我一样,帮助他人去追求、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很感谢社会,因为这个社会充满爱与善意,阳光才照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马启群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朱庆玲许佳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