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实验舱与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组合体18日转运至发射区,将于近日择机实施发射。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和联合测试等工作。
天舟三号撤离,为“问天”让出对接口
17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完成全部既定任务,于10时59分撤离空间站组合体。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货运飞船团队副总师姜萍介绍:天舟三号撤离前停靠的,是对接舱前向的对接口,这也是后续问天实验舱发射以后要对接的对接口,所以在问天发射之前,天舟三号要从组合体撤离,让出对接口,迎接问天实验舱的到来。
按计划,问天实验舱将于本月底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问天实验舱发射对接,也是空间站首次在有航天员的状态下迎接航天器来访。迎来问天实验舱后,航天员将进入舱内启动生命维持系统,完成科学实验柜的组装,同时开展交叉科学实验。此外,全新的太空授课也将在问天实验舱开展,航天员还会择机首次从问天实验舱的出舱口出舱。此前,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了对舱外航天服的巡检测试。按计划,在轨期间他们将从问天舱出舱口完成2到3次出舱活动。
空间站专用座驾,“长五B”将第三次发射
问天实验舱重量超过23吨,长度达到17.9米,是我国现阶段最大的空间站单体舱段。要把如此重磅的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就需要一个大推力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就是专门为空间站工程量身定制的。
即将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目前我国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距离地面200到400公里低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25吨。正是由于拥有这样的能力,它才能肩负起我国空间站建造的重任。可以说,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我国在长征五号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一款专门用于低轨发射的大型运载火箭。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全箭高度达到53米,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能够将25吨级的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这样的水平也使我国火箭的运载能力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此次是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第三次发射。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首飞,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成功送入预定轨道。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送入预定轨道,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经历了两次重大任务的洗礼与考验,这次长征五号B将把我国空间站的第二个舱段——问天实验舱送入太空。
我国空间站主要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三个舱段组成,每个舱段不仅体积巨大,重量也均达到20吨以上。长征五号B火箭采用了超大整流罩、大直径舱箭分离、大推力直接入轨等一系列突破性技术,成为我国空间站各个舱段发射的专用座驾。
我国大推力运载火箭将首次“零窗口”发射
据悉,发射问天实验舱上天,也是我国大推力运载火箭首次“零窗口”发射。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毛万标介绍:问天实验舱上天之后,要和天和核心舱进行对接,所以,这次任务对发射时间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主要是因为交会对接的一些需要。“这次我们最大的挑战是零窗口发射。技术的复杂性和难度以及应急处置可能带来的风险都非常巨大,这对我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所以这发任务在任务进场之前,我们就开始全系统的谋划。”
在现场,近3公里长的垂直转运轨道上,来自火箭系统、实验舱系统、航天员系统以及发射场系统的航天人,都在陪伴着火箭一路同行。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王浩苏介绍:他们到发射区之后就进入了最后的加注发射准备阶段,火箭跟发射区的一些气液电的线路进行连接,之后进行加电的测试和联合检查,最后进行储箱的置换,然后还有煤油、液氢、液氧推进剂的加注,这样就进入了临射前的状态。
在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垂直转运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组合体安全转运到了发射区。这也标志着火箭正式进入到发射的准备阶段。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和联合测试等工作,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只需400多秒就能将“问天”送入预定轨道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拥有强大的运载能力,而它最为特殊的本领就是在发射中火箭主体不再进行多次分离,只用一级火箭和助推器就能直接入轨,实现“一步登天”。它也成目前世界现役火箭当中唯一的“一级半”构型的运载火箭。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中间的主体部分是“一级”,旁边捆绑了四个助推器算“半级”,这也就形成了“一级半”构型。火箭的主体部分采用了两台50吨级的液氢液氧发动机,而在四周四个助推器上面,总共使用了8台120吨级的液氧煤油发动机。点火之后,这些发动机共同工作,能够为火箭提供超过1000吨的起飞推力。
凭借着强大的推力,巨大的长征五号B火箭可以直接飞出大气层,只需400多秒就能够将空间站舱段送入预定轨道。
据介绍,长五B运载火箭是目前世界现役火箭中唯一的“一级半”直接入轨的型号。火箭构型简洁,所有发动机的点火都在地面完成,无需进行火箭主体之间的分离、高空发动机启动等动作,从而降低了故障发生的概率,有效提升了发射可靠性,更能够胜任重大航天发射任务。综合央视、新华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