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三十年,葛杨多次参与营救行动,成功救下10余名轻生者,被媒体称为谈判专家;工作之余,葛杨和她的伙伴们坚持公益二十余年,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近日,葛杨做客由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冠名的大皖徽派栏目,聊了聊她参与救人和坚守公益背后的故事。
红色血脉流淌公益之心萌芽
徽派:您坚持公益已经二十余年,这颗公益心的种子是何时萌芽的?
葛杨:这个要追溯到我的出身。我来自金寨县红村,父亲是一名离休干部,我从小是听着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长大的。父亲经常跟我说,过去打仗很艰苦,现在生活很幸福,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其中讲得最多的,也影响我一生的,是“见利益就要让,见困难就要上”。我们那个年代物资贫乏,几十块钱工资要养活一大家人,相对来说,我家的生活条件还算不错,每到春节,家里人就让我把瓜子、花生和糖等分成很多份,然后送给周围生活困难的老百姓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身体里流淌着红色血脉,小时候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长大了就会下意识地想要帮助他人。
徽派:听说您最早做的公益是资助贫困大学生,能讲讲其中的缘由吗?
葛杨:1997年,《新安晚报》刊发的一篇报道《北方来的读书郎》让我深受触动。阜阳利辛县农村的一名学生,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却因为交不起学费面临失学。我一个热线打进报社,要求资助这个孩子,后来就对他进行长期的结对资助。他被保送上了中科院研究生,入了党,后来博士后的时候去了美国学习。美国那边想以高薪留住他,但他最后毅然回到祖国工作。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很感动,他说自己是在别人的帮助下取得这样成就的,接下来他也要帮助别人。这就是公益的传承,爱的传承。
徽派:您此后也发起了不同类型的公益活动,让更多人受益。
葛杨:对,让更多的人受益,影响更多的人来做公益,应该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大家称我为资深公益人,就是因为我做公益比较早,发起的项目也比较多,在公益界有一定的影响吧。比如大家都知道,白癜风比较难治,治疗周期比较长,患者的心理变化也会影响病情的发展,我们就联合白癜风医院开展了“彩云计划”;还有像“一起上大学”,就是助力贫困学生圆梦大学的公益活动,效果还是不错的。
化身谈判专家多次成功救人
徽派:2006年至今,你救下了13名轻生者,还记得第一次救人的情景吗?
葛杨:2006年,我在三牌楼派出所担任副所长,接到警情,有个少年要跳楼。我那个时候站出来纯粹是出于本能,我不能让一个年轻的生命在我面前消失。我在楼顶上一直跟这个少年聊天,我说,年龄上我是你大姐姐,相信我能帮你,让我拉你回来,但是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始终不肯。突然,他说要跟我玩一个游戏,只给我3秒钟,如果能抓住他,他就活下去,否则就去死。我权衡一下,觉得不能冒险,于是提出我们握个手,就叫“生命边缘的握手”,他犹豫很久,第一次,他把手伸出来,又缩回去了,第二次、第三次,依然如此。虽然心里急得很,但我的手始终伸向他。终于,他把我的手一握,又松开了,好像在向我告别。我一下扣住他的手,迅速蹲下,死死拽住。就在那一瞬间,同事们迅速冲了过来。经过了四个半小时,我们终于把他从死亡边缘拉回来了。
徽派:站在楼顶上的时候你害怕吗?
葛杨:其实我重度恐高,但前段时间我还和同事一起从33楼的楼顶拽回了一个人,那一瞬间我就忘了自己是置身在高楼顶上的,这就是专注力。2006年在13楼顶上走过去拉那个孩子那个瞬间,我脑子中闪现的是,我如果被他带下去了,我的女儿怎么办,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当我一直劝说不动他的时候,我的眼泪就不受控制地哗哗直流。我告诉他我的真实感受,跟你聊了这么久,你依然不愿意把手给我,我真的很难过。所以之后,我去专门学习了心理学知识,业余时间我也喜欢跳舞,茶艺,其实就是对自己进行自我心理的调适和情绪的宣泄。后来我成了省级公安心理学教官,给更多的人做心理干预,心理辅导。幸运的是,这些年我的救人行动都成功了,渐渐地也被称为谈判专家。
重视沟通引导谈判需要技巧
徽派:现在大家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都很重视,您有什么好的经验分享?
葛杨:轻生的人背后肯定都有故事,一般如果是孩子,很多问题来自其原生家庭。尤其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应该懂一些孩子的心理,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生理、心理都会发生变化,他们有了自我意识,如果还是用家长的语调跟他们说教,多半就会有亲子关系冲突。现在网络发达,电子产品又那么多,孩子们如果不能跟家长很好沟通,就会去网上找,有可能就会受网络中的灰色文化的影响等。所以关键还是在于引导,要跟孩子有效地沟通,很多时候,言传不如身教。
徽派:谈判也需要良好的沟通,你一般会怎么切入呢?
葛杨:我每次上去之前会大致了解下情况,但不是每次都是以警察身份切入的,切入的角色很重要。当天的事件肯定有个导火索,但后面要有自己的判断,怎么切入话题才最合适,才能迅速建立关系,拉近距离。危机谈判跟其它谈判不一样,它没有第二次机会,所以我一直也都在学习,现场的判断,经验的积累都很重要。2009年底,合肥下了一场好大的雪,一天半夜当时在杏花派出所主持工作的我刚加班到家躺倒,就接到电话,有个小孩要跳楼让我去增援。我到现场问了原因,小孩想在网上买个东西,妈妈不同意,孩子买了,妈妈就骂了他。几轮谈不下来于是请我去增援。得知孩子小名叫毛毛,又因为大半夜,孩子看不见我的脸,于是到楼顶我就对孩子说,毛毛,我是你葛阿姨,你可能没听说过我,但你妈妈经常说起你,你已经把你妈妈吓晕了。因为这个孩子一直跟妈妈相依为命,听我这么说,他表示想见妈妈,于是,我们最终成功拉回了他。
徽派:一路走来,支持你的人很多,但面对一些质疑的声音,你会动摇吗?
葛杨:其实一直走来也很不易,也遇到过别人的不理解,风言风语的也有,因为很多人会以自我为中心揣度他人。我觉得我做公益不是给别人看的,也不是以此为目的想得到什么,所以我不在意别人对我如何评判,自己问心无愧就行了。作为公益人,心态很重要,这么多年我获得过很多荣誉,但我其实从没想过要争取什么,因为带着一定目的来做一些事情,反而可能束手束脚做不好。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李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