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6版
发布日期:
我家的两居室
  □庐江孙茂仓
  2005年,儿子从乡下初中毕业,要到庐江中学读高中。那时正兴家长陪读,我家也不例外,家属放弃经营小照相馆,在原一中附近的唐小圩租了一间房子,没有厨房和卫生间,将就着住下来,很不方便。
  我家弟兄多,白手起家,记得2005年我的月工资只有1200元左右,还没有公积金。手头也只有两三万块钱,家属就四处看房,最终在当时位置不看好的鲍井新村看上了一套只有84.3平方米的二居室,当时每平方米价1860元,算起来也要15万多元,再加上简装也要5万,总造价也要耗资20万。
  家属东家借到西家,借了几万元,我在农行贷款9万15年还清,凑齐了15万元,于2006年3月26日交齐房款,紧接着又向亲朋好友借了几万简单装潢,为了节省房租,2006年底就搬进新房,在这新房过了2007年春节。虽然房款绝大部分是贷款和借款,但总算在庐城有了自己的一个窝。更重要的是方便孩子上学读书。
  当时买下这套房子,每月要还747元的贷款,我每月工资还贷后下剩500元不到,小孩还要上高中,家中生活开支,人情往来都指望这点下剩的工资,家属再省吃节用也不够。
  乍到城里,人生地不熟,家属也找不到临时工做,常常睡到半夜,我和家属为手头缺钱急醒了。后来家属四处打听,到玩具厂接一些计件零活,填充好或钩翻一个小布娃仅几分钱报酬,我们也不厌其烦地坚持做下去,晚上我和家属经常忙到夜里12点,这样苦扒苦挣,才度过了那段艰难岁月,也深感这套房子来之不易。
  后来孩子上了大学,我也进了三中,工资年年渐涨,手头才宽松了些。随时形势发展,庐城发展日新月异,许多环境美设施好的小区不断涌现,这时家属总想换个三居室,换个新环境。可我总觉得房子犹如自己的孩子,住久了有感情,总不支持她换房。
  我这房子装潢虽不豪华,却很受用,两个房间大,活动空间大,厨房卫生间也不小,阳台比较宽敞,家属在阳台上养了许多花,按时浇灌养护,花香缭绕,满屋飘香,人气香气和谐满满。
  再说我这房子住了十六年,左邻右舍都相处得很好,出门在外跟对门打一声招呼,有什么事都有个照应,平时跟左右隔壁前后楼串门打牌聊天,其乐融融,怡然自得,好不惬意。十六年来,一家人身体健康,平平安安,工作顺利,生活美满,孩子在外闯荡,风生水起。自认为这就是吉宅福地,何必另择栖处。
  从长远看,我这多层二楼适合养老,待老时腿脚不灵便,二楼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许多老人都在寻求二楼住处,出入方便,也没有一楼脏与潮湿的烦恼,我这二楼坐北朝南,前后间距大,南北通透,冬天阳台有阳光,采光也不错。虽然装潢简朴,但我喜欢朴实无华的居住风格。
  俗话说“金家银家不如自己的穷家”,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还是自家的老房子舒服,
  斯是陋室,我却倍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