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金程是亳州蒙城县人,直到考上大学来到长沙后,才开始接触外面的世界。2010年的某一天,父亲对时金程提到“我想去援疆”。“记忆中,父亲兴致勃勃。”然而遗憾的是,时金程的父亲最终因为身体原因没有通过组织的选拔。“每个人的父亲都是一本书”,也是从那时候起,时金程就对几千公里之外的新疆有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关注新疆。那时候,他并不知道,在九年后他会成为一名援疆干部,接续父亲的梦想。
通过选拔圆了父亲的援疆梦
2013年大学毕业后,时金程考入专业对口的六安市金寨县交通运输局。2014年,时金程主动报名下村扶贫,作为安徽省第六批选派干部中的一员,被下派到金寨县古碑镇迎河村挂职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长。
令时金程没有想到的是,2019年,安徽省援疆干部开始选拔,金寨县有一个指标。援疆机会来了,得知这一消息,正当而立之年的时金程再也压抑不住潜藏在心里的梦想,主动找到组织表达出自己的坚定意愿。
通过选拔,时金程最终梦想成真,2020年3月,他来到了新疆皮山县巴什兰干乡。回忆起那段刚到新疆赴任的生活,种种不适应仍好像在眼前。地处新疆最贫困的南疆地区,当地气候干燥、沙尘天气居多。到任前2个月,时金程鼻子里每天都有血丝,经常因为气候干燥流鼻血。同时这里的水碱性较大,这让他有些水土不服。
援疆意味着远离自己熟悉的生活圈和朋友,好在时金程很快在新疆又建立了新的“朋友圈”。买买提江,就是他在新疆认识的最亲密的朋友之一。买买提江是援疆指挥部驻地的一名驾驶员,由于经常公务用车,时金程和买买提江熟悉起来,两个人建立了珍贵的友情。每逢古尔邦节、肉孜节等当地传统节日,时金程都受邀在买买提江家中共同庆祝。
牵线搭桥家乡企业落户皮山
巴什兰干翻译成汉语是“驿站”,自古以来就不发达。当地地广人稀,涵盖高山、草原、沙漠等地貌。
时金程到任后,走访贫困户,梳理群众所需所求,发现当地尤其紧缺经验,于是他利用在金寨担任扶贫队长和第一书记的工作经验,在一个月后形成调研成果报给巴什兰干乡政府。同时他组织捐助,从金寨筹集三十五万元,其中二十多万给了巴什兰干乡,用于补充园区办公经费和资助十余位考上大学的青年。
而最让时金程骄傲的,就是他负责的安徽援疆的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的招商工作。从招引线索、协议商谈、落地服务到正式投产,四个阶段他全程跟踪。两年半来,时金程投入精力最大的是其中的落地服务。通过时金程牵线搭桥安徽企业,同时优惠政策有强大的吸引力,首批企业很快招了进来。
目前数字经济产业园已有13家企业入驻,海天、云测、数据堂等三十余家企业赋能,实现了千余人就业。
从2019年12月正式成为援疆干部,至今已经2年半了,援疆期限三年,今年底时金程就要离开新疆皮山县返回家乡安徽,他说现在自己就是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若干年后,想起这段经历,这应该是我人生的财富。”
朱顺杰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明玉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