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终于迎来了“头号玩家”。7月19日,沈腾、马丽主演的《独行月球》宣布定档7月29日。7月21日,古天乐、刘青云、刘嘉玲领衔主演的《明日战记》宣布提档至8月5日。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暑期档下半场(7月15日至8月30日)共有32部电影定档,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上午9时,暑期档累计票房已超38亿元。
强话题强情绪显优势
目前暑期档过半,但是回溯上半场的表现却是不温不火。大批新片处于观望状态、不敢定档。6月份以来,只有35部电影上映(不含重映片),供给严重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暑期档实现38亿元票房的成绩着实不易。也从侧面反映出市场需求仍然旺盛。具体来看,截至目前,票房排名TOP3的电影是《人生大事》《侏罗纪世界3》《神探大战》。
《人生大事》成为内地影史家庭片票房冠军,跻身中国影史票房前50名,也许连主创都没料到这部电影能取得这么好的市场反响。该片原本计划清明档上映,后因为疫情撤档,最终选择暑期档上映,没想到成为档期内的黑马。
“这部电影早在清明档之前就累积了不错的热度,观众想看指数很高。现实主义题材,主打亲情,朱一龙本身自带流量,表演也没翻车,所以无论在粉丝圈还是路人圈都被广泛关注。再加上出品方联瑞影业宣发做得好,而且档期内没有竞争对手,现在票房卖到接近15亿元,也是情理之中。”影评人井润成分析。
近两年,主打强话题、强情绪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在引起观众共鸣、引发讨论热度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优势。《人生大事》出品方联瑞影业,此前曾打造出《送你一朵小红花》《我的姐姐》等爆款影片,俨然掌握了这一类型的“财富密码”。
“这几部作品有点中国特色家庭片的意思,跟好莱坞那种合家欢影片风格还挺不一样。”井润成分析,这类家庭片走现实主义创作路线,往往会选择一个观众比较有共鸣的痛点作为话题,比如以《送你一朵小红花》为代表的病痛话题,以《我的姐姐》为代表的重组家庭话题,以《人生大事》为代表的死亡话题。这类影片在情绪上也会做到极致,这样一方面观众觉得有话题性,很新鲜,另一方面也容易被影片营造的情绪所打动。
多部待映片含科幻元素
接下来定档的电影中,淘票票“想看”人数最多的三部电影是《独行月球》《新神榜:杨戬》《明日战记》。
灯塔专业版分析师陈晋告诉记者,今年暑期档上映的电影,整体呈现类型多元化、受众差异化的特点。“在待映影片库中,含科幻、奇幻元素的影片数量很多,包括《冲出地球》《明日战记》以及备受关注的《独行月球》。”
“现在看,只要内容过硬的影片,票房收入都不会太差,《人生大事》就是例子,说明市场对好电影、好内容是认可的,也是有需求的。”一位连锁院线高管对记者表示,正因如此,接下来上映的电影才更有底气,7月中旬以来,片方定档、宣发的动作明显提速。”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暑期档下半场(7月15日至8月30日)共有32部电影定档,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上述院线高管认为,新片加码,有望助力暑期档票房重回“百亿元”。
互联网影业进第一梯队
纵观今年重磅电影背后,呈现“热点影片出品方数量少”的趋势。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超30家公司参与暑期档影片的出品、发行环节,其中不乏上市公司。而在热点题材方面,仅有五六家公司参与其中,这与往年动辄十几家公司共同出品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比如《外太空的莫扎特》背后有5家出品方,包括万达影视、阿里影业、中国电影等;《独行月球》背后有6家出品方,上市公司包括中国电影、阿里影业、中国儒意等,联合出品包括抖音文化。
“过去几年,随着制片成本提高,投资、出品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片方和投资方倾向于更多公司参投,在共享蛋糕的同时共担风险。”上述分析师告诉记者,像《独行月球》这种题材讨喜、制作班底强、票房确定性高的项目,在立项之初的投资份额就非常紧俏,往往第一梯队的影业公司就消化了,很难流入其他公司手中。
由此可以看出,互联网影业已经迈入行业头部阵营。“互联网影业成立之初,一度受到市场质疑。互联网公司做内容产业,存在天生的壁垒,因此需要长期的磨合。”一位影视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今年暑期档,阿里影业、爱奇艺、抖音文化等互联网影业已经崭露头角,互联网平台与影视行业也已经从“相爱相杀”转为了“相互融合”。
综合《北京日报》《证券日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