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恩辉是歙县二中高三文一班学生,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安徽大学社会学专业。身在农村,以工厂做工为主的汪恩辉父母供养出一对大学生姐弟,颇不容易。爸妈虽不善言辞,但常对汪恩辉姐弟俩说:“只要你们自己肯学,书就一直读下去,一定把你们供出来。”
汪恩辉的爸爸在歙县开发区一家工厂里做工,妈妈则在歙县大阜村一家工厂里打工。“每天他们5点多就起床,收拾一下出工了,晚上要到6点才下班。”汪恩辉说,每天工作10小时是常态,遇到忙季,还会加班。
爸妈的辛苦,汪恩辉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次高考刚结束,汪恩辉和姐姐一起到妈妈的工厂里帮工。“妈妈是蚊香包装工,夏天的工厂里特别热,一进厂就汗流浃背。”汪恩辉说,他和姐姐连续帮着妈妈赶了半个月工,这样妈妈每天可以多赚八九十元。
工厂不那么忙碌了,汪恩辉回到家也没有闲着,而是帮着炒菜烧饭,这样爸妈一回到家便能吃到热饭菜,这也是汪恩辉的孝心。
汪恩辉说,爸妈打工收入不多,老家的房子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土坯房,但一家人住着都不觉得简陋。“困难是暂时的,我现在也长大了。和姐姐大学毕业后,都可以帮衬到家里。到时候,爸妈不用再那么辛苦了,我们会努力回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