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童童还在成都读初中,最近却有了一个“小糖人”的身份。“孩子平时喜欢吃肉,长得比较胖,没想到这么小得了糖尿病。”童童的妈妈李女士带着孩子在医院检查发现,童童的各项身体指标都显示是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以来,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被认为是“老年病”,患病群体以老年患者居多。然而,记者近期调查发现,一些二三十岁甚至十几岁的年轻人也患上了“老年病”。(7月26日《新安晚报》)
“老年病”为何“盯”上年轻人?首先是年轻人不良生活方式的“催化”。如熬夜、久坐、吃外卖、三餐不规律、暴饮暴食、酗酒等,很多年轻人确诊“老年病”,都与这些后天不良习惯有关。其次是年轻人营养健康意识淡薄。不少青少年喜欢购买各种“垃圾食品”,有的家长采取放任的态度,认为只要吃了不生病就没多大关系。这种行为将给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此外,检查率低、治疗率低。许多年轻人自认为身体强壮,一些疾病挺一挺就能过去,很少去医院检查和治疗,从而错过“早发现、早治疗”的良机,最终小毛病拖成了“老年病”。
“老年病”年轻化现象,给不少年轻人带来了困扰,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必须采取应对的措施,遏制“老年病”在年轻人中蔓延。一方面,加强国家层面对年轻人健康风险的干预管理,进一步加快建设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老年病”的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引导年轻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管理,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另一方面,年轻人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口”,做到三餐有规律,不暴饮暴食、酗酒,尽量少食用一些高热量的“垃圾食品”,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同时,年轻人在平时还要注重体育锻炼,增强疾病预防的意识,一旦身体出现异样,应当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总之,要多管齐下,将年轻人中的“老年病”消灭在萌芽之中。
丁家发/文毕传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