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多学专业知识,早点挣钱养家
  与很多对未来充满幻想的城市少年相比,在农村长大的李浩然显得有些“OUT”,但他的想法却更真实。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多学知识,早毕业、早工作、多挣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今年高考,李浩然以502分的成绩被安庆师范大学自动化专业录取,这是他心仪已久的专业。
  近日,记者顶着酷热驱车来到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花山村小宋村民组,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李浩然家中。李浩然家里陈设虽然简陋,但收拾得井井有条,看得出主人很有条理。墙壁上一排排奖状十分醒目,这都是李浩然上中小学时的“收获”。
  李浩然的父亲李长河今年51岁。他告诉记者,自己虽然年龄不是很大,但身体一直不太好,每月吃药要花200元,不能做重体力活,平时种家里4亩多农田,农闲时就在附近工地打打短工补贴家用。去年,妻子因多种疾病撒手人寰。几年来家里为给妻子治病,欠下20多万元债务,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遍了。
  在一起生活的爷爷、奶奶虽然已经70多岁,但为了帮衬李长河父子,还是请求村里照顾,争取到扫马路的工作,每月有1000多元收入。
  “日子虽然苦点儿,但儿子还是比较争气的,考上了大学,选择了他喜欢的专业!”说起儿子,李长河的脸上堆满了笑容。在他眼里,儿子虽然话不多,但很懂事,知道家里经济困难,从小到大学习都比较刻苦,生活也十分节俭,从不乱花钱,暑假在家还帮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李长河说,现在他最大的任务就是供儿子读完大学,再苦再累他也要挺住。
  采访中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观察发现,虽然有一米八的个头,但李浩然比较腼腆,几乎从不主动与人交流。在记者再三鼓励下,李浩然才渐渐打开心扉和记者攀谈起来。
  李浩然告诉记者,因为母亲生病和家庭经济收入低,从小到大他从没有出去旅游过,在滁州读书几年,他几乎没有逛过街游玩过。回想高中三年住校生活,他清晰记得,高中报道那天晚上,军训之后又热又渴,因为不会使用水卡,又不敢问人,他一直挨到天亮。那次经历让他第一次有“想家”的感觉。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上大学之后,多学专业知识,早毕业、早工作、多挣钱,改善家人的生活!”当记者问及李浩然最大的愿望时,他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他说,只有解决好生存问题,才能有更多、更大、更好的想法。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素健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