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9版
发布日期:
怀宁县金拱镇产业振兴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近年来,怀宁县金拱镇依托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该镇第十六次党代会绘就“一标杆三高地”发展蓝图,围绕目标,积极谋划,多措并举,乡村产业发展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
  找准切入点打造闪光点
  高湖村位于金拱镇东侧,境内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优势,在镇党委政府的统筹指导下,在村书记带领下埋头苦干,乡村产业发展初露峥嵘。2018年至今创建蓝莓产业基地600余亩,起步初期为减少风险,村集体选择自主经营其中105亩,其余寻求第三方合作经营,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旺季聘请周边群众采摘蓝莓,有效带动群众增收,筹建标准冷库,实现蓝莓错峰销售,保质又保价;2020年结合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和第三方合作开发利用闲置荒地种植花卉苗圃园100余亩,每到花开烂漫时,网红打卡络绎不绝;2022年种植紫薯50余亩,预计收益5万元;新建精品草莓采摘园5亩及精品葡萄采摘园10亩,预计收益10万元;秦圩、五星圩、杨湾圩三个大圩出租收入达26万元。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预计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0万元。同时该村依托村经济联合社,积极谋划将村民闲置土地和发包出去的水面流转到村集中经营,实现村集体和群众利益最大化。近些年受疫情影响,该村每年的龙舟赛暂时停办,但“龙舟精神”已经深深融入高湖人的血脉灵魂中,目前该村正在围绕“龙舟精神”做文章,稳步推进乡村第三产业发展。
  白莲村打破局限,认真合理谋划产业,紧盯目标不放松,全力投入到乡村产业振兴中。该村依托村经济联合社将120亩白莲花鱼塘与人合作发展莲藕种植和垂钓休闲,目前80亩食用莲藕和40亩观光莲藕长势喜人,前来观光休闲的群众络绎不绝,同时深挖“莲”文化,积极打造廉洁教育基地,真正实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流转32亩荒地发展玉米套种菊花,和加工企业深入对接,签订收购合同,实行订单销售,年收益达2万元,流转土地22亩,累计投资130万元,新建大棚15座,完善沟渠和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引进种植优质羊肚菌6万余棒,预计年收益达20万元。
  构建新机制建立新格局
  高湖村、白莲村的产业现状只是该镇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缩影,近年来,该镇12个村(社区)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因地制宜,走出产业发展特色路。
  坚持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后全面实现“一肩挑”,筹建村级经济联合社,负责运营发展乡村产业,由书记担任负责人,确保乡村产业始终在党的领导下稳步发展,开展乡村产业振兴“头雁擂台赛”,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轮流上台,结合PPT宣讲产业发展现状和今后产业发展思路,互相交流,互相促进,进一步提升产业振兴源动力。
  坚持实事求是,乡村产业振兴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该镇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研判12个村(社区)在产业发展上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各村(社区)扬长避短,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七里社区、里仁村靠近县城,大部分区域已被征收或被列入县城发展控制区,发展农业产业存在先天不足,只能发挥靠近县城及工业园的地理优势,盘活废弃校舍等闲置资源,通过改造厂房入股经营的方式推进产业发展,帮助村集体增收,王山村、西湖村、久远村等村地处大沙河沿岸,自然资源较为丰富,通过村经济联合社将水面、山场、农田集中起来,开展高效、集约、规模化的种养植,打造规模化农业产业,吸引社会资本和人才,开展自主经营,实现合作双赢。
  下一步,该镇将继续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力争打造全县乃至全市乡村产业振兴示范镇。
  江涛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程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