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晴热高温天气的持续,合肥各大图书馆也热闹了起来,在馆内亲子阅读、备战考试、为自己“充电”的市民不在少数。连日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走访了安徽省图书馆、合肥市图书馆、瑶海图书城等,发现馆内基本座无虚席,有的市民为了看书甚至选择在角落里席地而坐。
来晚了没空位,席地而坐算习题
地点 合肥市图书馆
8月2日8点左右,合肥市图书馆门前已排起长队,向南边延伸,快要排到环城西路。上午9点,待工作人员开启大门,读者逐一向保安出示安康码、行程码,在馆门口闸机上出示读者证或身份证,核验身份后,进入馆内。
上午10点,家住附近的张大叔已在社自科阅览室安坐,他正在阅读图书馆近期推介的新书——李银河的《我的生命哲学》。早上在杏花公园晨练完,带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来图书馆读书,这是张大叔退休生活的日常,一坐就是半天。
这时,匆匆赶来的杨同学在一楼阶梯放下书包席地而坐,开始计算物理题。杨同学即将进入高三,假期不上课的时间都会来这里自习,“今天来得晚了一些,一楼二楼三楼绕了一圈也没有发现空位。”杨同学说,“图书馆学习氛围比家里好很多。”记者注意到,馆内也有不少备考研究生的同学正刷着网课。
图书馆也是暑期亲子阅读的好去处。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带着孩子来阅读的年轻家长。“趁着假期孩子也有空,想多来图书馆逛逛,陪着一起学习,希望孩子爱上阅读。”市民黄女士正和孩子读同一本书,看得出来,孩子读得很认真。
今年上小学三年级的妙妙(化名)是假期里图书馆的常客。她告诉记者,“爸爸就在附近公司上班。假期里,常常是爸爸上班时送她过来,下班时再接她回家。”小小年纪的她就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馆藏不少童书她都有看过。
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合肥市图书馆每日接待读者数超三千人次,读者以自修、阅览为主。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暑期主题活动。
开门前半小时,门口已排起长队
地点 瑶海图书城
8月2日8时30分,离瑶海图书城开门还有半个小时,记者看到门前已有排成两列的队伍。等候的人群中,上高二的杜同学正小声背诵着。“快要上高三了,在家里缺少学习动力,因此想到了图书馆。”杜同学说,图书城里学习氛围好,大家都在安静地学习或者读书。
“每天排队的人有很多。疫情期间,图书城限制入馆人数,只有三百个人能进去,所以要早点来排队。”杜同学说,第一次到这里自习时来晚了,被告知已经满员,只能遗憾离开。
“我每天都过来,家就在不远处的小区。年纪大了,就想过来看看书。我喜欢看的书这里都有。”市民裴老先生一边看着手中的历史书,一边告诉记者,他是步行过来的,只要十分钟就能到,十分便利。
上午9时整,图书城开门。因为是工作日,人流量适中。大家测量体温扫码后,有序进入图书城。记者注意到,图书城一楼是儿童区,设置专门为儿童及其陪同家长提供的亲子阅读空间,还设有成人自习区。沿着两侧台阶向上走,二至四层是成人阅读区域及自习区域。这里的书目种类十分广泛,包括科普科幻、历史传记、人文社科等。
“马上就要考研了,很紧张,抓紧一切时间学习。”选择坐在一处角落台阶上的包同学表示,自己想考的院校招生人数很少,但仍想为了梦想努力一次。在不影响图书城秩序和征求采访者同意后,记者随机询问,发现准备考研的、明年高考的中学生两者较多。经采访了解,准备在图书城内学习一整天的人数,超过半数。
馆藏图书丰富,自习位置不够用
地点 安徽省图书馆
8月3日,合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上午8点15分,在安徽省图书馆外,顶着高温的人们已陆续开始排队。8点半开馆,记者和人群进入一楼大厅。左手边是文创体验区,有座位供自习。大厅往里是办证处,如果借阅书籍或者自习,读者需要办理一张借阅卡。
“我很喜欢安徽省图书馆,爸爸妈妈上班没有时间陪我,奶奶就会带我来这里看书。”一名小朋友翻阅着手里的儿童绘本,开心地告诉记者,图书馆的东楼有很多和她一样的小朋友,都是来这里看书的。
上楼后,有丰富的馆藏书籍、提供自习区域,需要读者刷卡进入。“报了教师资格证考试,还有两个月左右就要考试了。”小声背诵相关资料的陈女士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利用最后的复习时间,选择了离家最近的图书馆。
“虽然现在有手机预约系统,但是自习位置还是很紧张,希望再增设一些。”市民张先生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了图书馆的预约功能。
董毓祺朱妍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琳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