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部分地区新冠肺炎疫情有所反弹,同时由于持续高温天气,各类细菌等微生物繁殖加快。8月3日,安徽省卫健委发布提醒,八月份需注意预防新冠肺炎、流行性感冒、肠道传染病、钩体病、食源性疾病和高温中暑。
防新冠: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当前,全国新冠肺炎疫情仍呈现多点散发、多地频发的态势,因此广大居民仍应加强防范意识。密切关注全国疫情动态,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如确需前往,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返回我省前,及时主动向所在地社区(村)、单位报告。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要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降低新冠病毒传播风险。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清洁物品表面,例如门把手、厨房桌椅和办公桌等。同时,要做好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积极配合留观排查。
防流感:每日开窗三次以上通风
流感一般冬春季节高发,但现在夏季患流感的人越来越多。据介绍,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如何预防流感呢?专家建议,市民要勤洗手,使用流动的清水和洗手液等清洗双手,注意不要用脏手触碰眼睛、口鼻。同时,注意经常开窗通风,每日尽量开窗3次以上,每次通风不低于15分钟。每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保持强健体魄,并保证充分睡眠,可以有效预防流感。
防肠道传染病:防止“病从口入”
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引起感染而导致。市民要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隔夜剩饭菜,同时尽量少吃冷饮、凉拌菜和未煮熟的水产品(螺蛳、贝壳等)。加工食品时,生熟食品的用具要分开使用。不喝生水,尽量喝开水。不使用不洁的水刷牙、漱口、洗餐具、洗水果蔬菜和其他食品。餐具清洗后可以煮沸消毒。
防食源性疾病:剩饭菜不要反复加热
夏季的持续高温为细菌繁殖创造了适宜条件,食物容易腐败变质,从而引发食源性疾病。专家提醒,肉类、蛋类、奶类、水产品等食物务必等煮熟煮透后再吃。剩饭菜不要反复加热,二次食用前一定要彻底加热;蔬果要先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再使用流水冲洗干净,一些根茎类蔬菜务必注意根部的彻底清洗;广大居民最好在家、食堂或定点的餐饮单位就餐,尽量不要光顾路边摊或卫生条件差的餐馆,同时尽量少吃凉拌菜和肉类烧烤食物。
防钩体病:8~10月为流行季节
省疾控中心提醒,每年8~10月为钩体病的流行季节,它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青壮年的农民是发病的高危人群。在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季节,参加收割、防洪、排涝等可能与疫水接触的工作人员,可提前接种钩端螺旋体疫苗。收割水稻前要放干田水,下田或涉水劳作时,应穿长筒胶鞋。不要在河沟、池塘洗手脚或游泳。
防高温中暑:合理安排高温作业时间
气温高、湿度大时,容易出现高温中暑事件,中暑引起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大量出汗、脸色苍白、红疹、发热、皮肤疼痛、肌肉疼痛、疲倦、继而出现抽搐、昏厥、意识障碍等。高温天气里应尽量避免外出,若确需外出,最好避开正午时段,户外活动时穿着轻薄衣物并注意防晒,及时增加能量、营养及水分的摄入,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用工单位要合理安排高温作业人员的工作场地、时段及时长。
殷佳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