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8月7日头版头条报道八月的江淮大地,烈日炎炎。一场暴雨过后,长江马鞍山段碧空如洗,绿带似练。滨江的薛家洼生态园、湿地公园内,杨树欢歌、野鸟悦鸣,市民三三两两来此健身“打卡”。
马鞍山市的采石矶,峭壁千寻、突兀江流,有“千古一秀”之美誉。采石矶往北4公里,长江主航道由江心洲西岸转向小黄洲东岸的转折点,形成了一处天然港湾,名为薛家洼。薛家洼的环境,曾因脏乱差而被当地老百姓戏称为“五毒俱全”。
整改的“时间线”就是母亲河长江的“生命线”,马鞍山市检察机关以主场主角的姿态担当作为、分秒必争。
在检察机关的不懈努力下,马鞍山慈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尖担沟、昭明沟这些曾经人人避而远之的“龙须沟”告别黑臭,实现长治久清;马钢公司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工程效果完成联合评估,形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闭环……目前,总长23公里的长江马鞍山段生态修复工程已基本完成,薛家洼生态园同滨江湿地公园、采石矶风景区一起,成为当地百姓亲水观光的城市生态客厅。
石臼湖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当涂县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区的界湖,曾获评“亚洲重要湿地”。随着公益诉讼办案工作不断深入,检察干警发现跨区域污染特别是环石臼湖污染及非法捕捞问题凸显,亟须加强区域合作。
2021年5月,围绕石臼湖而建立的这个“朋友圈”进一步拓展至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区检察院和马鞍山市当涂县检察院。两市五方共同会签了《关于建立石臼湖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跨区域检察联盟的意见》,石臼湖跨区域“检察联盟”由此正式成立。
目前,石臼湖跨区域“检察联盟”成员单位已通过联盟平台实现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的移送,对重大疑难复杂、跨区域类案件的会商、联合办理。两年来,在“检察联盟”成员单位的通力协作下,博望区检察院共办理环石臼湖流域野生动物保护案件6件,石臼湖湿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2件,一体化的东风催熟了“1+1>2”的检察工作效应。
……
“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经过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各方的“大协作”,清代薛时雨在其词作《临江仙·大风雨过马当山》中描绘的这幅长江美丽图景,在马鞍山已然活灵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