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计算器App在免费试用3天后,就要收取每季度58元的费用;一款“空调遥控器”App在3天免费试用后每周收费38元,但退订必须在2日内完成,且只能在苹果系统内设置。一些清理类、扫描类、遥控类等工具类App,提供几天免费试用,并以此诱导消费者购买,后续收费则“贵得离谱”,且取消订阅不易。(8月9日《北京青年报》)
先用免费试用做诱饵,待用户“上钩”,免费几天后,就悄悄通过“自动订阅”收取高额费用,用户很难发现。若想退订,需要在到期前,主动取消订阅才能避免再次扣费。而且,部分App在下载安装之后,就在后台自动扣费,还会弹窗触发免密支付,就算用户卸载掉了也要扣费。显然,此类App盯上了用户的钱包,将免费当作幌子,涉嫌诱导消费、欺诈扣费,损害用户权益。
在应用商店内购买服务,苹果都会抽成,也就是俗称的“苹果税”,且无法绕过苹果在App内直接购买。因此,用户若想取消此类服务,也要从苹果的“设置”中退订,而无法直接通过删除软件、在App内取消等方式退订。但是,如果免费试用后不想续订,则需在试用期结束前至少24小时取消订阅,且必须完整地按照流程操作。可见,退订的手续较为繁琐,还要经过苹果审核同意,导致用户维权困难,被扣的钱也无法退还。
由于苹果可以通过订阅服务赚钱,所以应对App乱象负起管理责任,加强App资质审核,对不合理的“免费试用”收费模式进行限制,防范App开发者利用规则漏洞侵害用户利益。比如,针对免费试用几天后,就自动续订模式,可以将自动续订改为用户主动订阅模式,将选择权交给用户。同时,可以给予用户后悔权,比如付费后的7天内,可以无条件退费,以防范App开发者搞诱导消费、欺诈订阅。
众所周知,苹果是封闭式系统,用户遇到权益被侵犯时,维权非常困难。因此,针对苹果应用商店频频被曝光的负面现象,监管部门需要引起足够重视,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要求苹果依照中国法律标准修改和完善规则,确保用户享有后悔权,以实现用脚投票,迫使App开发者规范经营。江德斌/文陶小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