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六安:
“模块化”组装减少交通影响
  为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改善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环境,六安公安交警部门从2021年以来,相继在六安城区13个路口设置了33处遮阳(雨)棚,其中单臂式24处、复合景观式9个,收到良好的遮阳避雨作用。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8月9日走访了解到,该市今年拟在11个路口再建39个遮阳(雨)棚。
  8月9日上午8时30分许,记者来到六安城区梅山北路与文华路交口看到,在该路口东南和西北角,各建了一个单臂式遮阳(雨)棚,由于当时太阳光斜射,东南角的遮阳效果要好一点,等到中午,西北角的遮阳(雨)棚遮阳效果就可以显现了。
  10时20分许,记者来到八公山路与皖西大道交口看到,该路口东、西、南、北四角分别建设了4个跨度较大的复合景观式遮阳(雨)棚,天蓝色棚顶和白色框架,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十分漂亮。过往电动车和行人在棚下等候红灯时感受片刻清凉,“这个棚子建得好,外面太阳那么晒人,进来这里好凉快,真不错!”一位等候红灯的骑电动车男子说。
  记者随后又走访了皖西大道与大别山路交口,以及佛子岭路与解放路交口,所见都是2021年以来新建的遮阳(雨)棚,这些遮阳(雨)棚以复合景观式为多,占地面积较大,遮阳和挡雨效果很好,而且美观大方。
  “除了新建的,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还要再建一批遮阳棚,预计八月底就有成效。”六安市公安交警支队宣传科负责人8月9日上午告诉记者。他说,由于考虑到各主要路口平时交通流量大,在路口开挖立柱基础等施工影响交通,新一批遮阳(雨)棚在招标后,先由招标施工单位统一焊接好立柱、安装好顶棚,统一以“模块化”方式组装好之后,一次性就施工安装到位,这样就可以节省占用道路的时间。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经过全面摸排,今年拟在六安市主城区11个驻留岛式交通路口规划建设39处非机动车和行人等候区遮阳棚,包括:皋城路与安丰路交口、解放路与人民路交口、八公山路与光明路交口等路口。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窦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