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好时节,愿得年年
  《检察日报》8月8日报道盛夏时节,记者走进安徽省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门,麦粒的清香扑鼻而来。“前几天,我们这里连下几场大雨。我今儿起个早,去地里看看大豆苗咋样了。”夏种完毕,刚刚从示范田里回来的徐淙祥,向记者说起庄稼地里的苗情,劲头十足。
  徐淙祥,69岁,全国人大代表,当地种粮大户,30多年从事农作物栽培和农业技术推广,牵头成立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靠优质高产小麦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人送美誉“皖北麦王”。
  今年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实施“两强一增”(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发展)行动,保障粮食安全,给农民带来真实惠。徐淙祥种植的小麦获得大丰收,平均亩产超过800公斤,创下历史新高。
  早些年,农民种地靠天吃饭,旱涝灾情多,粮食产量低、品质差。那时候农业难干,农民生活也困难。上个世纪70年代,徐淙祥高中毕业后返回老家务农。“我心里就一个想法,一定要把地给种好。”他说。
  回到田间地头,他当过生产队长,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做过农业技术员、乡农技站站长。为了种好粮食,他潜心钻研农业科学技术,坚持不懈地四处求教、细心记录、认真比较,力求推进品种改良,改变村里粮食产量低、品质差的状况。从“靠天吃饭”的传统农民到如今流转1200多亩地的种粮大户,几十年间,徐淙祥完成了从传统农民到现代“新农人”的转变。
  “老徐常说,个人富不算富,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才是真正的发家致富。”邻居徐宗付这些年一直跟着徐淙祥学种粮,“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张槐村这几年种粮大户多起来,靠种粮致富的人也多起来啦!不少农户都在老徐的帮助、指导下从贫困户变成了农业科技示范户。生活改善了,我们感觉更有奔头,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