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戏画闲言】整容成刚需,“容貌焦虑”则不可避免
  北京某高三毕业生刘夏(化名)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给自己立的新flag是整容。谈及整容的原因,刘夏坦率地说道:“其实我想全脸整形,但没有勇气。变美了,运气都会好一点。”据了解,许多青少年和刘夏一样,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容貌焦虑”。有调查显示,如今每到寒暑假、毕业季,都会出现学生扎堆整容的现象,00后”们已成为医美消费的主力军。(8月11日《法治日报》)
  现在,网上一句“整容成刚需”,说明混迹社会这个“江湖”,颜值高低在很大意义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以至于有不少家长在带着孩子整容时感叹“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在一个竞争充分且无所不在的社会氛围内,人们企盼成功之心比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与强烈,这也使得人们不得不把自己从内心到外形都变得强大起来。颜值在就业竞争中的作用就成为“赢人”关键一点。
  其实,今天的职场竞争中,“以貌取人”的案例屡见不鲜。用人单位选择员工时,在通过笔试之后,往往还有面试这一关。在此过程中,除了了解求职者的口才和应变能力之外,看一看求职者颜值恐怕也是“面试”的题中之义。在这种语境之下,当下毕业季和暑期档整形热也不难理解。
  学子们通过整形让自己获得更好的面容,更多时候是一种迫于无奈的选择。职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堪称白热化,不把自己所有的能力与优势展示出来,又如何在“你上我下”“你进我出”的角力之中取胜呢?从这一点来看,颜值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凸显出学子们难以言状的焦虑与苦恼。而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质疑“谁制造了‘容貌焦虑’”,更要创造出不以颜值高低取人,而以能力优劣取才的社会氛围和竞争环境。
  当然,学子们也要摒弃以整形博取未来机会的功利性思维,把注意力放到如何提升自己能力与水平上来,以自己优异的创造力赢得人尽其才的应有地位和竞争优势,确保自己不输在以优取胜的起跑线上。
  井水明/文沈海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