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临泉县公安局张营派出所将一段寻人信息发到了20多个警民联系微信群。很快有群众提供了重要信息,民辅警沿线追踪20分钟后,找到了走失老人。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像这样的警民联系微信群,临泉县公安局目前已建立了1000余个,覆盖全县18万余人。宣传便民利民措施,帮助群众寻找走失人员、丢失物品,“小微信”真正实现大服务。
畅通渠道,打造手机上的“户籍室”
“儿童办身份证需要带什么?你们几点下班呀?天太热了,想晚点去。”月10日,牛庄校园安全交流群里,一位网名“小鱼儿”的群众向临泉县公安局牛庄派出所民辅警咨询户籍问题。
辅警孙伟看到群信息后,第一时间回复:“监护人带着小孩和户口本来就行了,我们户籍室正常是五点半下班,您可以晚点过来。”
在临泉县公安局各派出所的各类警民联系群内,民辅警被咨询最多的是户籍问题。他们认真及时回复,尽最大努力给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坐在家里就能问清楚办事程序,准备好材料一次就把业务办成。
互通信息,建成找人寻物“警”字平台
“有没有人认识这个小孩?孩子被车撞伤了,急需联系家人。”月2日,临泉县公安局白庙派出所民警杜保亮把一张小男孩照片发到辖区各村微信群内。
半个小时后,赵某某在群里回复:“他在哪啊?家里找了一上午了。”民警立即联系告知孩子腿部骨折,已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没有生命危险,请家长及时到医院照顾。
8月10日下午,有群众报警手机遗失,张营派出所民警调取监控后,确认捡到手机的是一名老人,便将监控截图发到户籍业务群内请群众帮助辨认。没多久,老人孙子的朋友在群内看到信息后,及时联系上老人。当天晚上,老人便将捡到的手机送到了派出所。
帮助寻找走失老人、孩子,寻找丢失的物品,为遗失物品寻找主人,临泉县公安局1000多个警民微信群,成了群众信任的找人寻物“警”字招牌,常年接受群众各类寻人寻物信息发布。
防患未然,筑牢安全宣传最强阵地
8月9日,临泉县公安局滑集派出所辅警周忠宇接到一条验证信息,来自警民联系群里的群众添加好友。周忠宇验证通过后,对方立即发来了一条求助信息:我是高寨村的杨某某,我收到银监会发的短信,说我涉嫌骗贷,公安局要逮捕我。
周忠宇打开杨先生发来的截图,发现这是典型的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的诈骗套路。“这一看就是假的,别信,这是电信诈骗。”周忠宇立即发了几条冒充工作人员诈骗的新闻链接,提醒他不要上当受骗。
“局里微博微信发的防诈、防溺水、防火、防盗的宣传,咱们要及时转发到所里的警民联系群,平时我们还要收集一些其他的安全防范信息发群里,多一个人看,可能就多一个家庭受惠。”土陂派出所负责安全宣传的民警朱丽圆经常这样提醒同事。
两年来,临泉县公安局民辅警在各自的警民联系群里接受业务咨询、帮助寻人寻物、开展各类宣传的同时,还作为公安“代言人”,将日常工作中下水救人、进屋抓蛇、半夜将生病的孤寡老人送医等正能量新闻信息发到群内,让群众了解、理解、支持公安工作,展示了公安的良好形象。群众在群里纷纷留言:“原来你们派出所不单办案抓人,平时还为群众干那么多事啊!”“你们连野生动物都救呀!”“辛苦你们了!有你们在,我们很有安全感!”郝婧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