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支极具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以专科为基点、以技术强实力是其鲜明的特色;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创品牌是其显著的标签。而作为学科建设“领航人”的戴武更是科里医生眼中的“伯乐”,患者心中的“暖男”。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发展为全省市级三甲综合性医院单体规模最大的内分泌学科。谈及学科建设的核心“秘笈”,戴武表示,“以关键技术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提升能力为核心,着力推动医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才能促进学科医教研协同发展,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
突破关键技术 形成鲜明学科特色
两年前,张女士体检发现有甲状腺结节,当时因为结节很小就没有处理。近日,张女士发现结节好像长大了不少便前去合肥二院就诊。经检查甲状腺肿物已长大至蛋黄大小。初步诊断为“左侧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看着颈部凸起的包块,张女士觉得影响美观,也担心包块将来会发生恶变,但是又害怕手术会留下疤痕,为此十分焦虑。
此时广德路院区内分泌科医生给出了一个新方案:可选择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术前,医生为她进行了甲状腺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确定结节为良性。随后内分泌科团队为张女士进行了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手术后颈部仅留有针尖大小伤口,一天后张女士出院回家。
据介绍,合肥二院开展的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是目前合肥市市属医院中“首开”也是“唯一”的新技术项目。“微波消融术是微创消融术的一种类型,目前主要针对甲状腺良性结节,不会损伤周边正常甲状腺组织,大大减少了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术后不用服药。已成为甲状腺结节微创治疗的新趋势。”
科主任戴武表示,开展医疗新技术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我们紧密围绕亚专科的建设工作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新技术新项目,形成了以糖尿病临床应用研究为主打方向,带动甲状腺疾病及代谢性骨病临床诊治水平不断追赶的学科特色。”戴武介绍,内分泌科2010年开展的“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诊疗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并填补了市内空白。在市级医院率先开展“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测量临床应用”大大改善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质量。2016年开展的“NOVA信息化血管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达国内先进水平。2017年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新技术“精氨酸试验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2018年开展的“新一代专业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等新技术,已处于省内或全市领先水平。2021年起开展特色技术“甲状腺良性结节激光消融治疗临床应用”,是合肥市市属医院中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开展该特色技术的科室,并且是安徽省内三级医院内分泌专科中极少数能独立自主开展该技术的科室,属于省内领先。
人才培养
激发内生动力 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
作为科室的“领航人”,戴武非常重视人才梯队的建设,积极落实“双培养”机制。“我们要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同时要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形成双向机制。”在他的影响下,科内年轻骨干医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发挥着党员示范作用。他善于发掘每位医生的长处,让每位医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头衔”,从临床、科研到教学,大家各展所长,分工协作,共同投入到学科建设当中。目前,科室中共有五人入选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扬帆人才工程。此外,内分泌科还多次开展了国家级及省市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培训人数达数千人,显著提高了学科影响力及辐射力。
自建科以来,合肥二院内分泌科业务量不断增长,学科门诊人次及住院人数增长迅速,目前已达到年收治住院病人近4000人,门诊量52000余人次,在市内同类同级专科中保持领先;危重病抢救≥300人次/年,平均抢救成功率达到97%以上,门诊及住院患者满意度达到95%以上,外埠患者就诊比例达17.2%,学科影响力显著提高,这为学科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科研攻关
提升学术水平 多次获省市级科技奖项
医疗服务是立院之本,科研创新是强院之路。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不断完善科研的基本设施和条件,通过加强科研创新理念,引进新技术,从而提高科室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立项并获科技进步奖项。
同时,科室不断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提高学术能力,2010年协助承担了安徽省中医院国家级重点立项课题“基于社区的糖尿病中医药干预及推广应用”。科研项目“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正常一级亲属血管内皮功能及黏附因子的研究”及“合肥地区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风险与TCF7L2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分别于2010年及2011年获得“合肥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2年参与完成的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血管病变的中药干预研究”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20年主持的安徽省科技厅重点攻关课题“标化超声法定量检测肝脏脂肪含量在2型糖尿病早期预防中的临床应用”荣获安徽省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在科研立项及获奖的同时,内分泌科在核心期刊及统计源期刊发表本专业领域学术论文近100篇,其中SCI12篇,核心期刊32篇,主编、参编著作3部。科室成员分别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大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全国年会上进行专题发言、论文交流及壁报交流。内分泌科于2018年在市级医院中率先被认定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认证单位,也是合肥市级医院同专业获批最早、也是GCP项目最多的科室,目前已完成及开展项目达15项。
党建引领
支部建在学科上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合肥二院内分泌科把党支部建在学科上,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奋进力量。无论是在临床工作一线还是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科室的党员都冲锋在前,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新冠疫情发生后,作为科室副主任的叶军第一时间向院领导递交了请战书,并被任命为隔离病区的治疗组组长。从2020年1月29日第一位新冠确诊患者进入隔离一病区到2020年3月5日隔离病区清零,三十多个日日夜夜,她所带团队顺利救治26位新冠确诊患者,医务人员无一院内感染,全部安全返岗。2022年,新冠疫情卷土重来,叶军又一次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前线,全面承担了“黄码”医院临床救治工作,并圆满完成任务,再一次彰显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在党建的引领下,内分泌科不断激发广大党员的创新力和能动性,将党建与医疗、科研、教学、文化、服务深度融合,开创了学科发展的新局面。科室先后获得院级“党员示范岗”“人文医院建设年优秀科室”“先进党支部”和“优秀主题党日活动三等奖”等荣誉。戴武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党支部继续积极探索党建学习新模式,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临床实践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党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朱沛炎殷佳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