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3版
发布日期:
□分析
时隔5年韩美为何重启大规模军演
    韩美两国军队22日正式启动联合军演。按照韩国媒体的说法,这是2017年8月以来,“乙支自由卫士”演习时隔5年“换名复活”“重装出发”。
  “乙支自由卫士”军演的前身是始于1975年的韩美“乙支焦点透镜”联合军演,从2008年开始更名,通常每年八九月举行,约8万官兵参演。演习内容偏重于联合指挥所演习,以电脑模拟等方式为主,兼含部分实地训练。在2018年被叫停之前,它与春季的“关键决断”和“秃鹫”一起,被并称为韩美三大年度军演。
  然而,在朝鲜看来,“乙支自由卫士”军演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军事挑衅”和“入侵预演”,给地区带来动荡风险。从历史上看,每逢三大军演期间,朝鲜都会神经紧绷,狠话自然免不了,狠招也常常接踵而至。
  2014年美韩春季军演期间,朝鲜就曾在3天内发射71枚短程火箭弹;2016年,在“乙支自由卫士”军演结束后仅一周,朝鲜就实施了自2006年以来第五次核试验。
  2018年,半岛局势出现微妙变化。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时任韩国总统文在寅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就无核化问题进行谈判。为了给对朝外交接触创造条件,华盛顿和首尔商定终止三大军演。其中“乙支自由卫士”被拆分、缩减,以“同盟”联合演习等面目亮相。
  那么,本已退出历史舞台的“乙支自由卫士”军演,缘何换了一个“马甲”重新“上岗”?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周边战略研究室主任王俊生认为,韩国政府换届、以总统尹锡悦为代表的保守势力上台,是军演“换名复活”的重要原因。虽然尹锡悦对朝提出“大胆构想”,试图以经济援助换取朝方弃核,但这改变不了尹锡悦对朝施压政策的本质。
  相比韩国新政府对朝政策的重大调整,拜登政府整体上保持了对朝政策连贯性,依然对朝极限施压。调整在于:将特朗普以首脑外交为引领的“自上而下”接触模式回归到务实、依托专业官僚和多边框架的传统方法。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刘鸣认为,从韩方角度看,它认为在与朝方缓和关系、进行接触期间,平壤并未放慢核导研发脚步。因此韩国需要联手美国,在加强“延伸威慑”方面做有针对性的军事准备。更何况,尹锡悦所在的国民力量党对朝政策基本理念,就是“以强对强”。而扩大军演规模也有助于深化韩美同盟体系。
  从美国角度看,它对制约朝鲜固然有兴趣,但不乏更深的考虑。刘鸣认为,演习可能不仅针对朝鲜,也有针对中国的成分,可视作美国推进“印太战略”军事部署的一环。
  外界注意到,就在“乙支自由之盾”军演启幕之前,美日韩刚刚在夏威夷海岸举行了弹道导弹防御演习。美日韩等17国近日还开启了“漆黑-2022”空中联合军演。虽然这些军演以所谓应对朝鲜威胁为名,但分析认为这也反映出一些国家拉帮结派“锚定中国”的战略图谋。
  解放日报记者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