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市场竞争能力,确保暖民心行动落地见效,怀宁县积极开展“一家村级公司至少一名大学生”就业见习对接工作,有序引导县域本土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实现本土人才安心留在本土、本土人才在本土提升本领、本土人才助力本土村级公司发展,着力让本土人才扎根家乡、服务家乡、发展家乡。
架起政策“桥”,确定“纳才”范围。根据《怀宁县2022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见习帮扶计划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聚焦“毕业前6个月的高校毕业生、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和其他16-24岁失业青年”等三类群体,发动各乡镇党委按照“一家村级公司至少一名大学生”的要求,积极物色合适人选。同时,县集体经济办结合工作督导,要求村级党组织按照“信息化摸排、多元化宣传、实效化帮扶”三化同步方式,积极为村级公司输送本土人才。截至目前,已安排224名见习大学生驻企工作。
掌好选用“舵”,搭建“育才”平台。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素质提升”行动,要求县域250家村级公司至少开发一个就业见习岗位,推动人才与产业互融。截至目前,已开发就业见习岗位254个。甄选清河乡、腊树镇、黄墩镇三个“暧民心、促就业”示范点,积极开展村级集体经济“一村一企”就业见习对接会,34名见习生和34家村级公司法人代表“一对一”进行集中签约。同时,采取标杆示范、以师带徒等“链式培带”模式,充分发挥见习大学生作用,持续壮大集体经济“中坚力量”。
筑牢保障“堤”,营造“爱才”氛围。建立健全本土高校毕业生见习期考核激励制度,按照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考核等次进行综合评定,对考核为“优秀”等次的给予一定奖励。对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进行通报表扬,并注重政治关怀,坚持做到“三个优先”,在党员发展时优先考虑,在推荐参加各级表彰评选时优先考虑,在申报村级后备干部时优先考虑,促使高校毕业生人才队伍迸发创新创业激情,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村级公司做大做强赋能。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