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动物自有“散热大法”
●猫:伸爪子
  猫和狗一样,皮肤层没有汗腺,但爪子下面长有带汗腺的肉垫,它们会通过伸开爪子来排汗,帮助身体散热。所以夏天你如果摸摸猫的脚垫,可能会觉得湿漉漉的。
  ●猴子:摇尾巴
  猴子是会全身出汗的,但猴子一身毛发,单靠出汗来散热,效果并不好。所以猴子常常用湿漉漉的舌头舔舐手臂和下肢来缓解酷热。它们也会跳到水里或躲到阴凉处乘凉,此外还喜欢不断地摇晃尾巴来散热。部分种类的猴子干脆尾巴上不长毛,也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大象:扇耳朵
  大象身体部分的皮很厚,但耳朵有部分皮肤很薄,而且耳朵的皮肤下布满丰富的血管,当血液流入耳朵,大象就会通过扇动耳朵把热量散发出去,降温后的血液再流回到身体,就能起到降温作用了。此外,大象还会用鼻子吸水喷到身上来降温。
  ●兔子:竖起耳朵
  兔子也没有汗腺,它是靠两只长长的耳朵来散热的。它的耳朵血管分布相当丰富,当它感觉热的时候,就会竖起耳朵,以达到散热效果,就像空调的散热器一样。
  ●河马:自带“防晒霜”
  河马在炎热夏天时,皮肤上会分泌出一种红色黏液。这种黏液不仅带有强碱性,还很黏稠,还会很快变成一层硬壳,起到防晒的作用。
  ●袋鼠:舔爪子
  袋鼠短短的四肢上布满血管,形成一种专门散热用的血管网络,它身上没有汗腺,但这些血管却可以起到散热作用。天热时,它们不停地用舌头舔手臂,其实就是在给自己降温。当然如果附近有水,它们也会尽量靠近水边来降温。
  ●松鼠:竖尾巴
  松鼠的尾巴毛茸茸的,既能用来保持身体平衡,也能遮阳、御寒。在夏天艳阳下,它们还会将尾巴竖起来,像伞一样遮住身体,避免炙热的阳光直射到皮肤上。
  ●泥鳅:夏眠
  夏天很少看到泥鳅,那是因为它们都躲起来“夏眠”了。夏天当河流水位下降,甚至出现干涸,原本生活在水中的泥鳅便会钻进泥浆里进入夏眠状态,不吃不喝,仅依靠自己特殊的身体结构来维系基本生命需求——泥鳅具有皮肤呼吸和肠呼吸的特殊能力,只要泥土中稍有一点水分湿润着皮肤,它们就能维持生命。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