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千古名句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东至县东流镇写就的。如今,在东流镇上仍保留着两条老街。难能可贵的是,老街上有多处当地老年大学的实训基地。日前,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来到老街上探访。
沿着古朴的老街漫步,记者忽然听到了鼓乐齐鸣的声音,原来是来到了当地久负盛名的“戏迷俱乐部”。据介绍,东流镇戏迷俱乐部成立于2006年,目前已经成为当地老年大学戏曲班的教育基地。
走进戏迷俱乐部,只见一名女子坐在台前,正在声情并茂演唱黄梅戏,过道里或站或坐的人无不和着这名女子的声音也在一起唱,曲调宛转悠扬。一曲歌罢,大家不由自主地报以热烈掌声。观众席中有人“现场点播”,“叶老师,唱一个文南词吧。”立刻得到了大家的齐声附议。据当地人介绍,文南词是流行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地区的剧种,已有300年的历史。观众口中的“叶老师”叫叶江红,是东流镇当地人,现任东至文南词剧团团长。她还有另一个身份——东流镇老年大学戏曲班教师。
在老街还有一座建筑的门前挂着“东至影像东流展厅”的牌匾。记者信步走了进去,这是一座古代的宅院建筑,在墙壁的四周挂着很多照片。当地老年大学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照片很多是老年大学摄影班学员拍摄的。“老年大学摄影班经常组织学员进行采访拍摄活动,然后选出优秀作品在这里布展,这里的作品会定期更换。”
除了东流老街,东流镇老年大学还整合当地的其他优质资源,将东流治水精神展馆、新希望家庭农场、红叶村三产融合基地、东流双塔等地列为老年教育实景课堂,促进老年教育由课堂教学向课外教学延伸,丰富教学内容。
此外,东流镇老年大学还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成果展示活动,组织开展老年人书画展、象棋大赛、摄影比赛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教学成果转化,真正让“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落到实处。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