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三大任务八项举措
合肥市力推就业促进行动
  近日,合肥市出台就业促进行动方案,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联系副秘书长和市人社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为专班成员的就业促进行动工作专班,加强对促进就业的组织领导,抓好政策落实,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该方案明确三大目标任务,一是促进社区居民“家门口”就业。2022年社区“三公里”就业圈平台市区范围实现全覆盖,五县(市)城区、乡镇街道驻地村(居)实现全覆盖;2025年,全市所有社区(村)实现全覆盖。二是促进高校毕业生留肥来肥就业。2022年高校毕业生留肥就业率达到50%,2023年达到52%,2025年达到55%;2022年,新引进大学生不少于25万人,2023年不少于27万人,2025年不少于30万人。三是优化企业用工服务。每年举办招聘会不少于1100场次,服务企业不少于1.8万户次,达成意向数不少于2.1万人。每年新增技能人才7.1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不少于2.1万人。重点产业链企业动态缺工率不超过5%。
  围绕目标任务制定八大行动措施:
  一是大力开展社区“三公里”就业圈提质增效行动,加大市场开拓和岗位开发力度,扩大社区“三公里”就业圈平台入驻企业规模,力争2025年入驻企业超10万户、居民注册用户超150万人。深化与皖事通、信易贷等合作,加快社区“三公里”就业圈平台技术迭代升级,提高用户体验度和满意度,争创国家公共就业服务提升示范项目。二是大力开展“两诚两为”行动,实施“诚邀外地大学生来肥就业,诚请在肥大学生留肥就业”行动。每年募集青年就业见习岗位6800个以上,新增4100个临时性就业见习岗位,招募4000名高校毕业生担任社区“小管家”。实施“为企业找员工,为求职者找岗位”行动。常态化开展“四进一促”稳就业活动,举办“2+N”特色招聘会,面向重点群体、用人单位、园区、高校等分类精准推送就业政策及服务信息,让公共就业服务“触手可及”。三是大力开展农民工本地就业行动,优先帮扶有劳动能力且有在本地就业意愿的家庭,为有需要的农民工免费提供1次职业指导、个适合的岗位信息、个培训项目,每年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75万人次以上。力争到2025年,农村居民新进入二、三产业就业人数达到10万人。四是大力开展退役军人“就业起航”行动,组织开展退役军人就业服务月活动,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拓宽就业渠道,精准提供创业指导、就业援助、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持续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地建设,激励更多合肥籍退役军人回乡创业。五是大力开展困难兜底行动,依托“12345”热线、市国有人力资源公司、社区“三公里”就业圈等平台,精准开展“政府免费帮您找工作”活动,使有就业需求的困难群体都能得到就业服务,使符合条件的都能享受就业政策。落实定期联系失业人员制度,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提供“一对一”就业援助,每年开发公益性岗位10800个左右,托底安置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困难人员,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六是大力开展重点企业用工服务攻坚年行动,围绕市重点产业链,建立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充分发挥人社服务专员作用,落实用工包保服务责任制,“一企一策”服务企业用工需求,让企业用工有保障、季节性缺工有缓解。深化与皖北等劳务输出地合作,支持市重点企业与协作联盟城市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交流。七是大力开展技能提升行动,围绕社会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和劳动者就业需求,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开展补贴性培训10万人次以上。稳步扩大系统培养技术工人规模,在校生规模稳定在8万人左右。鼓励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开展技能人才订单培养、委托培养、短期培训,推进企业、技工院校、社会评价组织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改革,多方位打造高技能人才成长渠道。八是大力开展人力资源市场规范化建设行动,充分发挥市国有人力资源公司作用,升级完善用工供需对接平台,全面推广“共享用工”模式。推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培育一批5A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建立保障机制,对认定的“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按照不低于6000元/年的标准给予奖补。对非市域范围全日制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来合肥市企业求职的,发放500元至1000元一次性面试补贴。对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合肥市重点企业稳定就业12个月以上的,年内社会保险个人缴纳部分给予全额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困难毕业生,按1500元/人的标准一次性发放求职创业补贴。对中小微企业新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满6个月的,按照100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与小微企业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由就业补助资金给予每人3000元的一次性就业补贴;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或离校2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按照规定给予社保补贴。对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按照2000/月标准发放见习补贴。对首次创办小微企业的退役军人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扶持补助。叶学强范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