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
我跟奶奶学种瓜
  我的老家在肥东县八斗岭下的中计村。从小,我在农村长大,经常跟在奶奶后面学干一点农活,奶奶是道道地地的农民,干农活是一把好手,特别是种菜,更是一项绝活。有一年,收的一个大冬瓜有五六十斤重,一个大南瓜也有二三十斤重。我就经常跟在奶奶后边学种瓜。后来,奶奶到了张集学校做厨师,我也跟着学做一点家常菜。
  春来,雨润,酥软的田地,便是瓜们的温床。奶奶早已按捺不住,平地、施肥、选籽、播种、浇水、覆土,娴熟而虔诚地将珍藏一冬的瓜子种入泥土,也种下了一年的辛勤与期待。各种瓜,应需而种,因地而种,田间土埂、房前屋后,潜心赴一场瓜田之旅、瓜趣之约。
  不日,柔嫩的秧苗拱出地面,拔高、生茎,一条条藤蔓,如伸长小手、讨求拥抱的孩童,给它一根支架,便乖巧缠绕、攀爬、向上;若不理,它便左探右探,淘气地与小伙伴扭打在一起,趴在地上,拉都拉不开。黄瓜,便是这脾性。因此,黄瓜架搭得分外高挑、整齐,让小黄瓜们在屋脊状的架下悄悄开花、长大,直至一根根水灵可人,满架垂挂。
  黄瓜再淘,也淘不过“偷”瓜的小子。他们专挑直溜娇嫩、顶着黄花的摘,摘了就跑,到河边捋掉瓜刺、洗净,爽爽地啃嚼个过瘾。生吃,微甜、脆生、清新、爽口。巧手的奶奶,可做出黄瓜拉皮、黄瓜蘸酱、黄瓜炒蛋、黄瓜凉面、黄瓜泡菜等家常美味,回味一生;刀法精湛的,还可做出极显功力的蓑衣黄瓜,饶有情趣。夏天,有了黄瓜,便可清爽一夏。
  南瓜,就显得野性十足、皮实多了。沙滩、山脚、地垄、墙根,随处种下,随性生长;趁一场雨,简单种了,不管不顾,只待秋收。翠绿粗壮的长藤,顶着绿叶、黄花,匍匐前行,遇树攀爬,遇墙依附,无依无靠的,就顺地跑,撂下一个一个南瓜,骨碌一地。有的南瓜,藏在草丛中枝叶下,给摘瓜的奶奶奉上一个大惊喜;有的高高挂在树梢,想摘还要练就爬树本领哟!这就是我的事了。
  指甲一掐,手指一敲,便可分辨南瓜成熟度。嫩瓜,一掐出水;寻个雨天,摘了,切丝与猪肉拌馅包顿饺子,和家人一齐打发雨天的闲适。南瓜,砰砰作响;一个个摘回,堆成一堆,看着就熨帖。南瓜,削皮、去瓤,用刀旋成长条,或切成方块,晾晒在粮囤上、屋顶上,成为一道靓丽的秋后风景。鲜南瓜、南瓜干,与米、豆、糁一起熬粥,味道美极。最忆奶奶蒸的南瓜,焦黄水嫩,香甜诱人;最爱带着南瓜把儿的那一块,握在手里啃食,很是得意。南瓜子,晒干,除了留种,炒食,喷香无比、风味独特,是冬闲时光不可或缺的小零嘴儿。
  西瓜,多汁消暑,备受推崇。滚圆的西瓜,刀起刀落间,成片、成块,不亦快哉;绿皮、红瓤、黑子,色彩明快;大口吃食,满嘴生津,好生畅快。奶奶却不爱吃西瓜,说是嫌吐子麻烦,成为家里一大笑谈。西瓜好吃,种着却累人。施肥管理自不必说,最心疼在瓜田搭棚看瓜的奶奶,昼夜守着,只为收成。我也经常跟奶奶一起看瓜。吃过一种大棚种的富硒西瓜,吊蔓长瓜,个小、皮薄、汁甜,有绿皮红瓤、绿皮黄瓤、黄皮红瓤多种,切了摆盘,美艳至极,赏、食皆为享受。
  种瓜,是一种生活方式,极富田园风味。菜园里,种上一架黄瓜、瓠瓜,一畦西葫芦、冬瓜;田边上种上几蓬南瓜;庭院中,种上一棚葫芦;墙根下,种上一墙丝瓜、苦瓜……随心侍弄,瓜果飘香,生活也便活色活香。吃瓜,是人生一大快事。喜欢闲下来,西瓜、香瓜、甜瓜,切上一个拼盘,与家人,与友人,与邻里,大快朵颐,甚是快意。
  瓜,是一种神奇、多情的物种,总给人一种饱满、喜悦之感。种瓜、赏瓜、吃瓜,趣味无穷,这已成为奶奶,以及更多人植根心底的一种情怀。一天,奶奶买回一个南瓜状的坐凳,一时让我想起了梭罗说过的“我宁愿坐在一个南瓜上头,垂钓一池晶莹剔透的繁星……”羡慕极了这诗意的生活。忽地,我又想起了故乡那一地南瓜,瓜趣横生,暖意融融……
  跟奶奶学种瓜,真是“其乐无穷”啊!我要努力学习,长大报考安农大的农学系,做个新时代的好农民。作者:计清羽
  指导老师:胡俊
  学校:合肥市第四十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