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4版
发布日期:
携《时代三部曲》做客“皖山皖水觅书香”阅读推广大讲堂
陈家桥:小说叙事走向多元化
  由“书香安徽”全民阅读活动组委会办公室指导,新安晚报社和安徽徽州书局联合主办的“皖山皖水觅书香”阅读推广大讲堂公益活动日前在徽州书局启幕,首场特邀嘉宾是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家桥,当天陈家桥携新作《时代三部曲》亮相,追溯皖西往事。当天的活动吸引了数十位热心读者到场,常青街道金寨南路社区甚至还有五六位白发苍苍的老年文学爱好者主动报名、参与交流。
  大皖:《时代三部曲》洋洋93万字的鸿篇巨制,作为写作者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陈家桥:《时代三部曲》的三部作品《红星闪闪》《山河人间》《春和景明》,跨度很大,100年写了革命、建设和开放三个时代环境。最难的地方我是这样理解,可以说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小说创作从一上手开始写,实际上它就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所以我说写作算是一个化整为零的过程,就是把每一个难点都要打掉。
  大皖:以前您是一个有着“先锋实验”标签的写作者,那么这次创作是不是也有一种风格的转变在里面。
  陈家桥:你指的可能是个人经验的写作转向《时代三部曲》,试图去描摹和抓取大时代。我是这么觉得,一个作家刚起步的时候,会写相对比较“轻”的东西,这跟一个人的能力、视角和经验有关。《时代三部曲》前后13年的时间,开始构思的时候我才三十几岁,这个创作过程并不主观,而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就像细小的河流汇入更大的河流,个人和人群、世界、时代的关系,会自然发生改变,这是细致而复杂的过程。
  大皖:一套作品尝试三种叙事模式,《红星闪闪》采用口述史的形式,《山河人间》又变成了书信体,《春和景明》则是上下卷。
  陈家桥:说到叙事上的创新也好,但这三部小说都是刚刚的硬硬的小说,这没有任何问题,无论是口述史的形式,书信体的形式,还是那个多卷本的,有些多重文本的形式,实际上它都是借用口述,借用书信这个形式来更好地完成小说叙事。小说发展到今天,发展到当下,我们无论看诺贝尔文学奖还是看布克奖及国际文学奖项,我们都能够发现,实际上整个世界的小说叙事的潮流已经走向了非常多元,非常开放,某种意义上是非常任意的方式,但是小说一直为什么还是小说,它一直是被内在的逻辑,就是为它要讲述故事所捆绑,所控制。
  这三本书,内置的一个中篇,有演说、日记、书信,还有戏剧,这种复杂文本汉语写作,特别是小说艺术是和世界一起发展到今天,它应该在世界文学整个大的格局,大的潮流里面,彰显出汉语表达丰富的无限的可能性。就像中国电影,到了宁浩也好,到了文牧野也好,就是和张艺谋和陈凯歌会有所不同。小说文本也一样,只是文学这个东西显得更重一点,所以它不大容易迅速被这种潮流所带动,但是从我来讲,我还是愿意有所突破,有所引领,呼吁大家在叙事上,不要那么沉闷,按照过去的方式,那种线性的方式去写作。
  大皖:对书香阅读,对咱们这个“皖山皖水觅书香”活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陈家桥:我觉得写作、阅读之间的关系还是特别重要,所以我还是倡导应该多读书,读好书,从作家角度来说,我觉得阅读经典作品还是特别重要的。昆德拉说过,小说是纸上艺术,通过故事的方式来建立一种历史,和我们写在教科书上,写在历史书上的历史是平行的。你读过什么书,你才能吐出什么作品,这个一点都不夸张。我们现在在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下,竞争也是特别的激烈,同时相对来讲还是公平,多读书读好书,这是非常好的。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蒋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