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地震阻断了交通,中国最北彝寨——泸定县磨西镇磨岗岭村成为一座“孤岛”,数十名村民被困山上。灾情就是命令。9月7日一大早,一支70余人的消防救援队伍奉命在山下集结,然后马不停蹄地向山上进发。山路难行,消防队员们徒步7公里终于在中午抵达,把救灾物资送到了磨岗岭村。
艰难跋涉:7公里山路走了一上午
地震造成山体滑坡,通往磨岗岭村的公路交通中断。9月7日一大早,来自甘孜州森林消防支队康定中队、雅江大队一中队的70余消防员在位于泸定县得妥镇金光村的山脚下集结,准备为磨岗岭村民送去救灾物资,搭建救灾帐篷。
从山脚下到磨岗岭村需要走约7公里山路。上午8点,消防队员们背上救灾物资,开始徒步上山。据了解,每顶帐篷重达120斤,加上山路难行,队员走起来有些吃力。步行上山50分钟有余,远远就传来清脆的铃声。走近才看到,是村民自发牵着骡子从山上下来,帮助救援队搬运救灾物资。
中午12点多,经过艰难跋涉,消防员们终于到达磨岗岭村。沿着村里一段水泥路向前走,便是临时集中点。继续往前走,便能看到一些村民或骑着摩托车,或牵着骡马向救援队奔来。其中,一位佝偻着身子的老人眼角泛红,朝着救援队走来,然后紧紧握住了消防员的手。
12点50分,数支救援队陆续抵达磨岗岭村党群服务中心安置点。大家都没有休息,立即着手搭建救灾帐篷。
转战震区:一定要把老百姓安置好
上山途中,甘孜州森林消防支队指挥中心助理员王栋梁一直抱着一名小女孩。原来,在上山途中,他们遇到了上山的村民,这个小女孩是一户村民家的孩子,“她说走不动,我就说我来抱你吧。”在消防员叔叔怀里,小女孩不哭也不闹。
“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运送并搭建这20顶帐篷,安置好这里的受灾群众。”王栋梁说。地震发生后,还没从泸州山火救援现场缓过来的消防队员,接到指令后第一时间赶往泸定震区。因道路中断,他们徒步10多公里来到磨西镇抗灾抢险,转移受灾群众,“我们第一时间就转移了附近17名重伤村民。”
在救援一线连续奋战,有时候消防员们太累了就席地而睡。“有帐篷就睡帐篷,有空地就睡地上,这都无所谓。”王栋梁说。他干消防19年来,大大小小的地震、火灾经历得太多,早已习惯了风餐露宿、席地而睡,“反正一定要把老百姓安置好才行!”
心有余悸:因外出打核桃躲过一劫
7日下午3点左右,记者联系到被困在磨岗岭村的村民罗年,他说地震过后村里的房子损毁严重,“村委会第一时间把村民集中到一处空地上,临时安置在那里。”由于现在是核桃采摘的季节,男女老少都去打核桃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平时我和我妈住在山上,正好当时我俩去打核桃了,躲过一劫。”
“地震前我正在从磨西上山回家的路上,地震造成山体滑坡,阻断了道路。”一个跟家长一起外出打核桃的男孩说,“我们这是四川山区,以前也经历过一些地震,但都没有这次的地震这么大这么猛。”
康定消防中队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被困在山上的村民约有70人,“我们今天的主要任务是为村民送去救灾物资,搭建应急帐篷,帮助村民从危房里转移出一些生活用品和粮食,并在了解情况后将第一手信息发回指挥部。”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余康生孙召军殷志强/文余康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