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3岁的徐晓东是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徐晓东在特殊学校读完了小学、初中,后考入山东省特殊教育高等职业学院。毕业后,徐晓东先后在山东、南京打工,最后在芜湖扎下根来。徐晓东凭借精湛的按摩技艺和乐观开朗的性格,不仅在芜湖有了自己的推拿中心,实现了创业梦,还带出一批又一批的盲人徒弟,和他们一起走上增收致富路。
三岁双目失明,努力考入大学
近日,记者来到芜湖金域蓝湾小区的“晓东盲人推拿店”,店面有60平方米,清洁明亮,装修简单,生意却非常红火。店主是“80后”盲人按摩师徐晓东。徐晓东一边和记者交谈,一边推、揉、按、点、压……双目失明的他用双手按出了“光明”人生。
“我三岁时,老家看瓜果的帐篷倒了,我和其他小伙伴当时爬在帐篷上玩。帐篷倒了,我摔到了山沟里,被人送到医院,昏迷15天后,转到了市医院。医生诊断为:大脑充血压迫视神经。”徐晓东说,他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左眼球破裂,从而导致双目失明,无法医治,家人无奈放弃了治疗。从此他的眼前是一片黑暗。
“我出院后,右眼一片黑,左眼只有一点点光感,几乎看不见外面的世界。”说起往事,徐晓东很平静。到了读书年龄,儿时的玩伴一个个背着书包走进学堂,而他只能独自面对无光的世界。父母都是农民,无力改变他的命运。但他不甘心,想通过学习技能来改变命运,于是向父母恳求要上盲校学习,最终父母答应了。
8岁时,晓东背起书包,进入山东临沂盲校学习。初中毕业后,徐晓东凭借着超出常人的努力,于2005年9月考入山东省特殊教育高等职业学院,成了一名盲人大学生。
来到芜湖创业,收获第一桶金
2010年7月毕业后,徐晓东到南京创业,在一家按摩店打工,在店里邂逅了24岁的芜湖姑娘朱雯雯。她来自芜湖县(现湾沚区)火龙岗镇围山村。交往一年后,两人喜结连理。
“人都是这样,有了一定积蓄后,就不甘于给老板打工,想有自己的一片天地。”2013年,徐晓东夫妻俩来到芜湖,在中江桥附近的禹王宫开了一家只有20平方米的推拿小店。在这里,他结交了一群残疾人朋友,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创业初期,有时店里客人少,身患一级盲残的妻子心急如焚,徐晓东安慰她:“只要我们用心服务好每一位顾客,就不怕没有生意和回头客。”
开业第一个月,除了各种开支,还赚了2000元,这让徐晓东夫妻很开心——不仅没给双方父母增加负担,还靠自己的手艺养活了一家人。开心之余,徐晓东没有满足于现状。为拿到盲人医师资格证,他先后3次到山东济南等地中医院进修,提高推拿和按摩技能。
徐晓东刻苦学习,努力提高按摩技术,并取得了按摩师资格证书,同时也收获了爱情结晶,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儿子。
徐晓东靠着数年学习与实践,按摩技术越来越精湛,他萌生了扩大店面的想法。2019年,在芜湖市残联和街道社区帮助下,徐晓东在城南金域蓝湾小区有了60平米的“晓东盲人推拿店”。
尽心传授技艺,热心公益服务
在开店的同时,徐晓东几乎每年都要外出学习。他深知求学机会来之不易,常常告诫自己,要努力学习,绝不退缩。他不仅学习盲文,还学习中医理论、按摩手法。摸不清穴位,他就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习。
来店里按摩和理疗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不少盲人慕名而来拜师学艺,徐晓东总是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技艺。“我先后培养了30多位盲人,除了马鞍山、安庆、池州等省内的,还有一些来自山东、河南、云南的。有不少盲人学成后回去自主创业,开了自己的按摩店。”徐晓东笑着说。
从学习到开店,徐晓东吃了不少苦头。他知道,从事保健按摩行业,只有掌握过硬的技术,才有立足之地。“人要学会感恩。从小到大,虽然家里贫困,但一直都有人在关心我帮助我。现在我的生活条件好了,我也应该回报社会。”徐晓东经常到禹王宫、兴隆社区为居民免费提供按摩服务。一些低保户在店里按摩时,一旦知道对方的情况,徐晓东只象征性地收点费用,有时甚至免费。
如今,店里有7位按摩师,徐晓东宁愿自己收入少一点,也要尽力支付员工们的工资——平均每人每月5500元左右,这些员工都是残障人士。徐晓东创业成功没有传奇色彩,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他只是凭自己的刻苦努力,赢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他总是笑着说:“我虽然是盲人,但是我用双手解除大家病痛,带给大家健康。没有成为社会和家庭的拖累,我感到特别幸福。我愿意用我的技术,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人。”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孙芮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