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3版
发布日期:
中国网文入大英图书馆引质疑
  近日,以《赘婿》为代表的16部中国网络文学首次被收录至大英图书馆。该消息随后在网络引发讨论,夸奖的声音不绝,其中也夹杂着一些批评和不理解。
  特别是,收录进的中文馆,藏品包括450多块中国甲骨文,以及世界上最早的印刷书籍《金刚经》。稍一对比,便有人提出质疑,网络文学“出海”虽然起到了文化输出的作用,但是作品质量良莠不齐,顶着中国文学的名义,走出国门,到底是该喜该忧?
  所谓“网文出海”,指的是网络小说走出国门,受到国外读者喜爱的一种文化现象。近两年,倒是经常被提及。
  经过二十多年的野蛮生长,网文在中国迎来了爆发期,“言情”和“玄幻“两大文学主题开路,吸引了东南亚、北美等地区的众多读者。它在国外影响力有多大?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报告》提到,中国网络文学已经形成与美国电影、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并驾齐驱的“世界文化奇观”。
  然而,高影响力并不等同高口碑,对于网文的批评,也不少见。知乎上甚至建有相关话题,来探讨“网络文学是文学的堕落还是新生?”
  现如今,我们不能因为一部作品是“网络文学”,就对它抱有偏见。反过来,也不必因为它在网络上连载,粉丝多,关注度高,就疯狂点赞。不刻意捧高,不有意贬低,营造出一种适合优质文学生长的创作环境,读者才有好书看,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才能更加饱满。
  另外,网络文学目前所遭遇的种种争议,对这一行业的作者来说,不完全算是闹心的事。它在发出提醒,即便作品走出国门,成功“出海”,仍旧有此起彼伏的“波浪”挡在前面:你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该临阵脱逃,急流勇进,交出“硬”作品,才是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扬子晚报记者孙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