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
凤台:提升人居环境描绘美丽乡村画卷
  十年来,凤台县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更加优先发展位置,对标“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总目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描绘了一幅“粮食稳、产业兴、乡村美”的新画卷。
  关键词 粮食稳
  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
  凤台县始终坚持把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经过不懈努力,已经从过去“汗滴禾下土”,到现在无人植保飞机等智能化农机装备在广袤的田野上忙碌,高空测报灯、自动虫情测报灯等现代化装备为农业增产护航,技术服务APP随时为农民答疑解惑,种田在“指尖”也在“云端”。
  据介绍,凤台县全县粮食总产量已由2012年的56.94万吨,增加到2021年的61.2万吨,实现粮食产量“十九连丰”;蔬菜栽种面积由2012年的10.33万亩,增加到2021年的13.91万亩,产量由25.7万吨增加到38.46万吨;水果种植面积由2012年的0.95万亩,增加到2021年的1.1万亩,产量由2.3万吨增加到2.7万吨。
  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增益,近年来,凤台县扎实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试点工作,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先后被农业农村部推荐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全国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被列为第一轮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和省农业生产“大托管”示范县。2022年春季全县托管112个村,拥有服务主体185个,托管土地10.0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5.1%。
  关键词 产业兴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落户凤台的州来绿港智慧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经过三年建设发展,已经成为凤台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集一个核心产业园和若干X辐射园于一体。其中,核心园区总占地面积1045亩,分两期实施,建设高端智能化农业面积达4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8亿元。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仅有利于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走职业农民发展道路,更有利于加快推动凤台现代农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助推乡村振兴。
  十年来,凤台县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农业、标准农业、品牌农业和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目前,全县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393个,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24家、市级49家,新增58家,合作社成员收益相对于一般农民增长达20%。发展家庭农场2108个,其中新增352个。新建标准化育种工厂9个。优化了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同时,依托“马店糯米”地理标志,发展糯稻种植20万亩,被确定为首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产品享誉国内外。
  关键词 乡村美
  绘就宜居宜业新画卷
  “我常年打工在外,最近回来发现,家门口增添了成片的绿地、健身广场,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现在村里环境真好,老家变得越来越美了。”近日,家住丁集镇炮楼中心村的张坤目睹周围的变化开心地说。
  与张坤有共同感受的杨村镇的张大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逢人便夸:“年龄大了,以前上个厕所都不方便。现在好了,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与卫生间冲水式坐便器接通,干净又卫生,和城里住楼房一样方便,这都是党的好政策给俺们农民带来的好生活。”
  凤台县以绿色生态为底色,挖掘传承文化为灵魂,兴业富民为支撑,乡风文明为抓手,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提升美丽乡村颜值。截至目前,全县已实施“五清一改”行政村198个,参加32900人次,清理村内沟塘624个、农业生产废弃物42259吨、农村生活垃圾数量10026吨、乱搭乱建924处、废旧广告牌1606个、无功能建筑面积21283方米,开展清洁卫生宣传活动2044次,参加32779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2997份。评选星级文明户870户,评选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965户,设好人榜46处;评选美丽庭院6318户,极大调动了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全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掀新高潮。
  岳荣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张安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