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张建春
老李从克拉玛依大油田退休回城,闲了一个年头,浑身不自在,他在四处走动中,发现了新天地。城市到处都在搞建设,却又在建设的项目和项目间留下了不少的接合地,空着、闲着,荒荒地长满了蒿菜。
老李看中了一个地方,土丘高高凸起,土丘下一块块地不规整地横七竖八,以老李的眼光来看,这样的地方十年八年是没人会过问的。老李决定在这里下手,种园、兴菜。
说干就去干,老李挥锹挖畦,荒草们很是团结,根和根纠结,藤和藤相连,老李干得很辛苦,但老李有一把力气。
畦就一墒墒地挖成了,老李边开墒边兴种,墒地就换了种绿色,绿色是清新、透明的,老李陡生了一番喜悦。
老李起先是在土丘下开荒的,不久就沿着土丘的坡地向上耕植,梯状的畦墒慢慢形成,缓缓地腾出土黄色的细浪。土丘的顶端老李也不愿放过,丘顶土硬,老李刨了又刨,终于还是开耕出来了。
兴园水是大事,菜蔬靠水保着,而凸起的高地缺水,光靠下雨,靠天收,园地是不会有收获的。老李有办法,在土丘的下方,挖了一口口小塘,开口不大,却是深深的,用来蓄存雨水,这活老李拿手,在克拉玛依干过的。老李又欣喜地发现,在跨越土丘的地下有一道“倒吸洪”,常年流水基本不断。
“倒吸洪”在土丘的不远处有好几个开口,开口处见水,水清凌凌的。老李买来水泵,时不时地抽水,用长长的管道将水抽向挖好的土坑里。
老李在去克拉玛依前是把种地好手,有地就能捣鼓出收获,好多年没和地打交道,手痒痒的,现在“拾”了块地,正好大显身手。老李不愿放过盛水的小塘,在塘边栽了茭白、水里栽了藕,收获尽管不大,却是十分养眼睛。
一天,老李在“倒吸洪”抽水时有了个新发现,“倒吸洪”里竟有一窝窝鱼。老李在兴园之余,又有了新的乐事,钓鱼,不要长长的竿子,一根鱼线,一竿细竹,就能将鱼一个个扯拽上来。随后,老李又发现,在蓄水种莲藕兴茭白的深坑里也有了鱼虾的身影。
拾来的一方不大的地,占据了他的全部身心。
老李时常站在土丘高处,像个大将军,把满目绿色看透了,深深吁叹:怎么样,我是都市中的农民,威武吧。
确实是,土丘的边上,一条大道车水马龙,再远处是林立的高楼飘来的市声,都市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新鲜的故事,而老李的脚下是豆花开、茄子生长、南瓜走藤,演绎的是一抹抹自古而今传递来的农事。
老李的举动,带动了不少的开荒者,他们荷锄而来,挖地兴园,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将对土地热爱的余味挥洒得浓浓的。
尽管天大旱,老李营造的小环境还不错,辣椒、茄子、黄瓜翠生生,小白菜绿油油,玉米棒高举,豆荚“哗哗”摇铃,山芋垄裂缝露出红红的皮肤,南瓜睡在草地很是甜蜜……老李多了样事,抽空还给周边别人的菜地浇浇水,干了,就没收成了。老李心疼地,惜乎地。
老李还有些无奈,不知何时野鸡多了,竟当着他的面啄食豆角,专拣快成熟的吃。獾子也在夜间掏山芋,如入自家园子。无奈归无奈,老李心中还是高兴,野鸡、獾子多了,还不是生态好了。
老李在园子里吼上一嗓子,豆子、玉米、山芋、茄子、辣椒回应,老李的心软软的:种下一亩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