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一家民企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葛庆钊/摄
安徽工业互联网学院正式启动;工业互联网十大创新服务载体发布;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化到“2.0版”,并上架多款羚羊金融产品,向全球招募生态合作伙伴……工业互联网是产业全要素链接和资源配置的枢纽,也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抢占的新赛道。9月22日,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进入到第三天,“工业互联网”成为当天的“绝对主角”。
“羚羊”跃入“2.0时代”
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按照政府扶持、市场运作方式组建的省级综合服务平台。9月22日下午,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举办了“羚羊专场发布会”,正式发布“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2.0”,以及“羚羊平台生态合作计划”。
据介绍,一年来,羚羊平台快速扩大规模,汇聚生态资源,目前已入驻工业企业6.2万家,学生创客7.5万人,服务商上万家,汇聚科技成果5万多个。与“1.0版”相比,“羚羊平台2.0”聚焦数字化工具包、羚羊“诊断”、工品采购、羚羊科产四大场景,全面对接企业“研产供销服”各类需求,推进工业制造智能化发展,促进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用数字化技术服务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为了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通过平台赋能千行百业,本次活动也发布了“羚羊平台生态合作计划”。羚羊平台将面向全球发起生态合作伙伴招募,采取“平台+生态”的双轮驱动,与生态伙伴一起构筑开放繁荣的生态大树,激发更多的产品创新,释放更大的社会价值。
羚羊平台一直将金融服务作为重要功能之一,并与各大金融机构对接合作,希望围绕不同产业发展需求,打造特色金融产品。当天,羚羊平台金融产品也正式上线。羚羊平台会以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经营动态大数据为基础,打造金融“1+3+N”业务架构,引导“金融活水”更好地浇灌实体经济。
在羚羊生态伙伴发布环节,多个合作企业也现场发布创新产品,展示了羚羊平台的功能及运用场景,丰富了工业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通过这些平台,企业可以实现全价值链、全要素数据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驱动生产运营,同时也为研产供销服管一体协同、精益生产、高效运维提供支撑,助推企业赢得快速变化的市场竞争。
安徽工业互联网学院启动
9月22日,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举办工业互联网专场发布活动,不仅发布《安徽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报告》《工业互联网发展活力报告》等,还举办了安徽工业互联网学院启动仪式。安徽工业互联网学院由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蚌埠市政府、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科大讯飞、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将有助于加快工业互联网类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
据了解,为了完善工业互联网人才体系建设,我省一方面开展工业互联网招才引智,引入一批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高端人才,一方面加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开展相关学科专业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实训基地,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工业互联网技术人才和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人才。
“十大创新服务载体”发布
此次工业互联网专场发布活动为今年首次增设,旨在打造协作交流展示权威平台,推动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发展。活动现场,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2022年安徽省‘5G+工业互联网’十大创新应用”(详见A03版),以及“安徽省工业互联网十大创新服务载体”等。
其中,“创新服务载体”包括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推广中心、体验中心、实验室等,分别为:芜湖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广中心、海行云汽车行业工业互联网全球体验中心、长江云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体验中心、中国电信安徽工业互联网技术服务中心、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实训基地、合肥经合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淮南市工业互联网创新体验中心、5G+工业互联网创新孵化基地、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汽车智能制造数字孪生创新中心。
打造工业互联网新高地
工业互联网正成为安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近年来,我省先后印发《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和《安徽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政策文件,从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平台建设应用、场景赋能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支持举措,推动安徽打造工业互联网新高地。
2021年以来,我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以羚羊平台为代表的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建设。按照发展计划,到2023年,我省要培育3家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20家行业型、专业型、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100家具有行业示范效应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建800个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打造100个“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案例。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