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1日宣布加息75个基点,为今年连续第三次如此大幅度加息。美联储重申抗击高通胀的决心,警惕过早放松货币政策的严重后果。美联储今年3月以来已累计加息300个基点,导致美国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股市动荡、经济增长显著放缓。分析人士认为,美国通胀形势依然严峻,美联储延续激进加息政策,可能推高失业率,加剧经济“硬着陆”风险,并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风险。
加息路径更趋鹰派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6月宣布美联储28年来首次加息75个基点时曾表示,加息75个基点非同寻常,预计这种幅度的加息不会经常出现。然而,美联储9月21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到3%至3.25%之间,这是短短几个月来的第三次。
鲍威尔21日重申了其8月下旬释放的鹰派信号,即强调美联储降低通胀的决心,警惕过早放松货币政策、让高通胀固化的严重后果。他强调,如果美联储在降低通胀的承诺上退缩,民众最终将遭受更多、更长时间的痛苦。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今年3月以来,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幅均超过8%,维持高位。
根据美联储当天发布的最新季度经济预测,美联储官员对今年年底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测中值为4.4%,明显高于6月预测的3.4%。根据当前情况,美联储在接下来的两次会议中还需加息约125个基点才能到达该预测值。官员们对明年年底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测中值为4.6%,高于6月预测的3.8%。
富国银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布赖森在一份分析报告中说,美联储在9月会议上进一步加大了对抗通胀的力度,虽然加息75个基点符合预期,但对于今明两年的短期利率走势给出了更为鹰派的路径预测。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截至21日晚,交易员预期美联储11月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超过70%。
经济前景愈加悲观
一些专家认为,美联储75个基点的大幅加息似乎成为“常态”,这一做法可能推高失业率,刺破楼市和股市泡沫,将美国经济推向“全面衰退”,并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风险。
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学家拉赫曼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为控制通胀,美联储连续大幅加息,同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缩减资产负债表、收回市场流动性。他认为,美联储货币政策过于激进,对政策滞后影响考虑不足,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
根据季度经济预测,美联储官员对2023年第四季度美国失业率的预测中值为4.4%,较6月预测上调0.5个百分点。美联储官员对今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的预测中值为0.2%,明显低于6月预测的1.7%,更低于3月预测的2.8%,体现出他们对美国经济前景的预期更为悲观。
鲍威尔坦言,在遏制通胀、恢复价格稳定的过程中,要想实现相对温和的失业率上升、实现经济“软着陆”将非常具有挑战性。他说,如果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收紧至更具限制性的水平,或者收紧需要持续更长时间,“软着陆”的可能性会降低。
美国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学家贝克认为,美联储应更重视进一步收紧政策的下行风险,即把已遭受重创的美国经济推入衰退。
美国双线资本公司首席执行官冈拉克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说,由于经济处于衰退边缘,美联储应放慢加息步伐。CNBC日前的一份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美国未来12个月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为52%。
拉赫曼表示,美联储强硬的货币政策立场已使房地产市场经历严重困难,也导致股市和信贷市场泡沫破灭,这让他担忧美国经济不久将陷入“全面衰退”。另外,美联储政策还导致美元大幅升值、资本从新兴市场回流,使本已非常困难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新华社记者熊茂伶
□影响显现
美联储警告民众为经济痛苦做好准备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天在公布利率决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降低通胀水平,美联储正有目的地将政策立场转向限制性水平,并希望有一种“无痛的方法”做到这一点,但他承认,更高的利率、更慢的经济增长和更疲软的劳动力市场,对美国公众来说将是痛苦的。
分析认为,包括鲍威尔在内的美联储官员近日的多次表态,预示着美联储将不惜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控制通胀,并对持续激进加息可能带来的经济痛苦发出警告,这些痛苦包括失业率增加、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下跌,以及消费者借贷成本上升。
欧道明大学斯特罗姆商学院阿加瓦尔教授对央视记者分析称:“几乎所有消费者必须支付的短期利率,它们都与所谓的最优惠利率挂钩。随着联邦基金利率的上升,最优惠利率也会上升,这意味着持有信用卡债务的消费者的借贷成本上升。因此,对我们来说买东西会更贵,因为你不得不支付大量的利息。它的作用是,这将再次迫使我们在买东西前三思而行,换句话说,政策目标是减缓需求的增长,他们正在努力做的是使供应和需求彼此同步,从而减缓价格压力。”
事实上,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带来的痛苦正在各领域显现。21日当天,高盛集团分析师预计,随着利率持续上升,美国股市可能出现更多下跌,而如果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股市可能会进一步下跌约10%。与此同时,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国房贷利率上周已突破6%,在对购房者造成打击的同时,已使整体房地产市场面临困境。
与此同时,包括华尔街各大金融机构在内,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不看好美联储能实现“软着陆”——在遏制通胀的同时保持失业率稳定。
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富国银行等机构首席执行官21日在国会听证会上纷纷表达了对美国经济的担忧,他们不仅认为美联储实现软着陆的前景存疑,且警告称未来可能面临更大风险。央视记者顾乡刘骁骞
□冲击国外
美国加息致中东多国货币贬值、通胀高企
受美联储连续大幅加息等多重因素影响,近期中东地区多国货币持续大幅贬值,通胀率不断飙升,对国民经济和民众生活造成严重冲击。
20日,土耳其里拉对美元汇率约为18.31比1,与一年前相比贬值超过50%,较今年年初下跌超过35%。
黎巴嫩自1997年起实行黎镑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政策,官方汇率一直保持在约1500比1,但黑市汇率近来不断下跌,19日跌至39000比1左右,再创历史新低。
同一天,叙利亚央行将叙利亚镑对美元官方汇率从2814比1调整为3015比1,当地黑市汇率则已达到4400比1。
即使在本币相对坚挺的埃及,过去半年来埃镑对美元汇率也下跌超过20%。
在本币大幅贬值的同时,中东多国通胀率持续飙升。土耳其统计局数据显示,该国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0.21%,创24年新高。突尼斯通胀率连续11个月上升,8月达8.6%,为30年来最高水平。以色列今年7月的年化通胀率升至5.2%,为2008年10月以来最高。
美联储近来不断加息是许多中东国家货币持续贬值、通胀攀升的直接原因。此外,一些国家自身经济结构脆弱,或者连年战乱政局不稳,导致经济增长乏力,更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
货币贬值、通胀高企对中东地区普通民众生活造成严重冲击。新学年开学之际,为孩子添置文具这一开支曾经微不足道,现在却让土耳其家长深感压力。一名两个孩子的母亲说:“所有东西的价格都翻了一番,所以我们只买必需品。”
今年7月宰牲节期间,突尼斯不少家庭不得不选择与亲友“拼团”买羊勉强过节。埃及开罗一家宠物用品店老板表示,存货恐怕将越来越少,因为店里许多商品都是进口的,随着埃镑贬值,高昂的成本令人难以承受。
牛津经济研究院新兴市场研究主管斯特恩表示,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处于经济危机的临界点,“美元如果进一步升值,将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新华社记者陈梦阳王卓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