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农业“黑科技”亮相合肥丰收节
  9月23日,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合肥主场活动在肥东桥头集镇举办。活动现场,不仅有各类农产品和地方特色美食参展,一批科技含量十足的新型现代农业机械也精彩亮相,让前来参观、体验的群众不仅能够体会丰收的喜悦,更能近距离感受智慧农业的飞速发展。
  种子可以个性化定制
  在新型农机应用展区,各种性能的拖拉机、智能嫁接机器人、高速乘坐式插秧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农用植保无人机等多种智能化现代农业机械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观看。
  轻轻按下按钮,一台自动化的种子编织机就开始运作了,可降解的纸带按照一定距离包裹着农作物的种子,开启了精细化农业之路。记者看到,一粒粒种子依次排列在种子编织机上,纸带裹缠后瞬间就完成了编织。
  “种子的纸带铺到土壤后,浇水就能使纸带溶化,种子随后破土而出。”安徽芸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勇介绍,经过“编织”后的种子出芽率高达95%以上,而且种植出来的蔬菜疏密均匀。不仅如此,一台机器相当于两百人同时进行播种,大大提高了效率。
  不仅如此,蔬菜瓜果的种子还能进行个性化定制。记者现场看到,展台上的塑料瓶里装满了裹着彩色包衣的丸粒种子。“比如蔬菜里面增加钙铁等微量元素,种子外面添加的包衣层就可以将各种你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添加上,使种出来的蔬菜营养价值更高。”刘勇说,此外,用种子丸粒进行机械播种,还能有效防止病虫害。
  智能机器人完成嫁接
  嫁接技术在种植中非常普遍,现在种苗嫁接已经不需要人工操作了,而是由智能机器人来完成。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台智能嫁接机器人旁围观了不少群众。据现场负责人介绍,这台机器广泛用于各种瓜菜、果蔬苗的自动嫁接,嫁接速度最高可达每小时1500多株,是人工作业的十几倍,嫁接的成功率在98%以上。
  “利用南瓜的砧木将西瓜的接穗嫁接到南瓜上去,夹紧愈合后,进行封闭管理,长出来的西瓜根系更加发达,抗病虫害能力更强。”该负责人表示,如今都是工厂化育苗,利用嫁接机器人将种苗嫁接好投放市场,可以解决对技术工人的依赖,节约劳动力,“目前已经在山东、江苏等地销售,即将在安徽市场投放。”
  此外,记者在现场看到的农用植保无人飞机,作业效率实现田地喷洒每小时200多亩,一天能喷洒1700多亩,且不受地形影响,大大提高了化肥农药喷洒的效率和精度。
  秸秆种出来高档菌菇
  在农产品展销区,秸秆种出来的赤松茸、金耳、鸡枞菌等高档菌菇吸引了很多人青睐。“现场购买很划算,平时30元一盒的金耳现在只需要20元。”市民张女士边挑选菌菇边说。
  菌菇生产企业合肥团农聚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柳志告诉记者,企业成立初衷是为了解决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回收的问题,“将秸秆制作成食用菌基料用来种蘑菇,秸秆有了着落,蘑菇种植成本也降低了。”如今,公司一年可回收5000亩农田秸秆,制作生产出3000多吨食用菌基料,年生产菌菇1350多吨,常年为周边20多名脱贫户提供工作岗位,带动农户增收。
  此外,农产品展销区,肥西特产“好馋人”粉折、瓜蒌子、用液氮机器处理后的一年四季都能享用的速冻草莓等也很受顾客喜爱。现场还设置了直播间,邀请网红达人作为带货主播线上推介特色农产品,帮助农民销售。彭红玲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刘旸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