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厂房内机器转动忙生产,热火朝天;厂房外挖掘机挥舞忙扩建,如火如荼……近日,在合肥柏堰科技园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内,一派忙碌景象。就在一年前,这片区域还处于闲置状态。自安徽全面启动“亩均论英雄”改革以来,作为合作园区,柏堰科技园应势而动,吹响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冲锋号”,区县联动、部门协同,创造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三分三合”工作法,破立并举,“腾笼换鸟”让“闲”土地“活”起来,实现华丽变身,为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合力、增动力、添活力。
此地原为一家金属加工企业,总占地72亩,未建用地25亩,总建筑面积约6.53万平方米,建有办公楼及厂房,于2015年投产经营。受资源配置、市场变化等影响,企业经营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掌握情况后,柏堰科技园全面摸排,梳理土地出让合同与合作协议条款,明确企业违约责任,完成项目低效判定。经多方综合评估,最终决定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收回。因该企业母公司在外省,合肥高新区、肥西县联动,部门协同形成合力,多次赴企业母公司沟通协商,说政策、讲法律、谈现实,经过一番努力,双方达成共识。2021年6月,该地块成功收回。
土地收回后,柏堰科技园继续发力,重新布局,引入阳光电源可再生能源制氢装备项目。新项目主要开展制氢装备的研发与生产,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7亿元、年税收8700万元,亩均税收约106万元。2021年下半年,我们正式交接完成,厂房和办公楼经改造后已投入使用,并扩建厂房。感谢柏堰科技园的支持,为企业贴心服务很给力!”在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内,看着厂区欣欣向荣的景象,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连声称赞。
早在2020年,园区便按照上级要求,谋划收回两处闲置低效用地,最终成功收回了这两个项目共400多亩土地,为新项目的嫁接导入提供了空间。2021年,安徽全面启动“亩均论英雄”改革,市区积极响应,柏堰科技园抢抓机遇,早谋划、快行动、实推进,积极开展闲置低效用地全域治理工作,对园区内项目用地全面摸排调查,根据土地合同、项目投资协议等约定,对项目的实际建设、投入产出、现状用地类型等摸清底数,对低效状态、闲置状态、擅自改变用途等类型的企业,采取督促履约和列入闲置低效用地处置的方式处理。
柏堰科技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范成贵表示,在“腾笼换鸟”过程中,园区抢抓机遇,淘汰低效和落后产能,为节约集约用地释放空间,同时严把质量关,高标准、严要求,侧重引入符合园区发展定位、发展需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盘活土地存量,激活经济增量,助力园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速推动“制造柏堰”向“科创柏堰”迈步。
韩喻余经晓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项磊